“周末哪里去?相约聚广场。”在京杭大运河南端,昔日良渚文化的故地,如今又掀起了一股清新的群众文化热潮。六年铸一剑,“相约周末”文化夜市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六个春秋。仅2006年一年间,“相约周末”文化夜市系列活动就推出了494场文艺演出,全区有325支业余团队上场亮相,越剧大戏、折子小品、民间艺术、吹拉弹唱,吸引了成千上万当地的群众百姓与外来建设者。今年年初,“相约周末”文化夜市被授予“全国100佳特色广场文化活动”荣誉称号。
一道运河南端引人入胜的文化风景,一盘群众百姓可口可乐的文化大餐。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端出这道蔚为大观的文化大餐的幕后,有着数不清的辛勤付出;营造这道亮丽的文化胜景的背后,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老徐和他的“福乐门”
“福乐门”戏曲社的发起人老徐,在余杭临平的许多社区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如今活跃在临平文化夜市的51支群众演出队中,“福乐门”成了一只领头雁。自从“相约周末”文化夜市问世以来,他就伴随着街坊邻居度过了数不清的欢乐夜晚。
大凡喜欢戏剧的似乎都有一个情结,老徐也不例外。老徐名德煌,从小生活在临平,他告诉记者,那时候,祖祖辈辈生活在大运河南端的劳动百姓过的还是老式生活,大人们穿着长衫,平日最隆重的文化生活就是看戏、听戏。7岁那年刚刚懂事,他便跟着父亲到巷口的茶楼里喝茶,听民间艺人们说唱。听着听着,他对“吚咿呀呀”的二胡产生了好奇心。听完戏文,他硬是拉着父亲到文具店花一块两毛钱买了一把二胡。
“小时候的好奇心,让我一生的意趣都发生了变化。”谈起幼年时的往事,老徐很是感慨。凑巧,有一位邻居老爷爷正好也会两下子,童年的徐德煌从他那里学会了用二胡拉“哆-唻-咪-发-沙-”。开始上学后,他就凭着会拉二胡这个特长进了学校文宣队,经常跑到大街小巷宣传新形势新风俗。上世纪六十年代,学校安排上山下乡,徐德煌作为“活学活用积极分子”被选送到县文化卫生学校念书。在那里,他跟着老师正儿八经学拉二胡。这算是徐德煌一段专业学习生涯,老徐至今记忆犹新。一年后,徐德煌在半山杭州水泥厂参加了工作,开始学驾驶。老徐后来给厂领导开小车,一把京胡就随着他走南闯北,领导出差,他的宝贝随身携带,领导开会,他拿出京胡就是一阵拉,真正做到了“琴不离手”。这段时间的操练让老徐的琴技日益见长。记得有一次,他又跟随领导驾车去安徽马鞍山办事,住的旅馆里正逢剧团演出,他手痒痒客串了回京胡。住了几天,演出了几天,他就拉了几天的京胡。把旅馆里的经理都搞乐了。
2001年老徐从厂里提前退休了,他从电视里看到北京、上海、杭州开始搞起了社区文化,他思量着,自己不是也住在小区里吗?大伯大妈大嫂很多,除了“买汰烧”就是“帮扶带”(管小孩),文化生活非常贫乏。一个突发的念头,第二天他就跟社区领导沟通,社区很支持,还为老徐提供了专门的活动场地。“福乐门” 戏曲社就这样诞生了。
当时正值夏天,每天晚饭一过,老徐就搬张椅子,把京胡往大腿上一架就拉开了。大妈大嫂们闲着没事,纷纷搬张小凳子听老徐拉拉唱唱。人气就这样渐渐旺起来了。光听不过瘾,观众中有人冲动地想唱一腔了,老徐抓住这些个机会,不会唱的教他们唱,没胆子上台的就给他们鼓劲。一开始10来个人,到后来把社区里的老太太们都给吸引出来了。每逢周二周六,老徐那帮结交几十年的戏友还会来助兴,小型的戏曲晚会往往吸引里三圈外三圈的人来观看。以前,社区的大妈老婶大都不修边幅,听说要登台亮相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现在走出来,可都是很有风韵的老嫂嫂了!”老徐对这些老姐妹们的变化印象深刻,在记者面前,老徐乐得合不拢嘴。
回想起来,临平刚刚起步的“相约周末”文化夜市从无到有,由衰而盛,徐德煌的“福乐门”成了一只领头雁。创办数年来,上级部门也给了“福乐门”充分肯定,队员们克服困难,自筹资金,购置了音响设备、乐器和演出道具。有30多年驾龄的老徐还自己驾车100多公里到绍兴嵊州购买了3000多块钱的戏服。装备上去了,演出水平也提高了,不久前他们联合其他剧社排演了《梁祝》、《王老虎抢亲》、《唐伯虎点秋香》等三出大戏在文化夜市上露面,戏班子还被周边乡村戏迷看中,翁梅一带3个村的村民把他们请去连演了5天。
[个人博客]徐德煌,男,今年58岁,现任临平东湖街道碧天家园业主委员会主任。余杭区戏剧家协会会员,“福乐门”戏曲社发起人。
三代同堂献艺的“姚家组合”
在今年余杭区“元宵文艺晚会”上,一出名为《家和万事兴》的家庭音乐剧吸引了台下无数观众的目光。舞台上,正演绎着一幅和谐社会家庭五彩生活的有趣场景:一家五口吃过晚饭,爷爷戴上老花眼镜在看报,奶奶抹桌子,孙女兴冲冲跑进来告诉全家一个好消息:全家老小明天集体上台演出,今天在家再排练排练。于是,妈妈在旁认真练着舞姿,爸爸拿起摄像机留下记忆,没有道具,孙女顺手拿起一个拖把,伴随着音乐扭了起来……
这位看报纸的爷爷叫姚群,见到记者前来采访他的“才艺之家”,他又一遍向来人讲述了全家五口一齐上阵排演的故事。记者了解,原来姚群是一个活跃在群众文化场子里的“老文工”了。1965年,雷锋式的好战士王杰英勇牺牲,为了反映王杰生前的英雄事迹,姚群所在的济南军区歌舞团应邀赴京演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看完演出的周恩来总理走到台上与演员们亲切握手。当周总理握到姚群的手时,正巧有位摄影师在边上按下了快门,于是有了老姚家里挂着的珍贵历史镜头。
那一年,姚群25岁。如今年逾花甲的他还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王杰烈士是山东人,所以演出的节目是山东的地方戏——吕剧,有一个独幕小戏叫《去接王杰的枪》,我本来是伴奏的,因为进京人数有限制,所以客串了一回,演了一个民兵的角色。”老姚祖籍江苏,父亲是个十足的京剧票友,跟几个朋友合伙在无锡老家开着一个书场。小时候,吃过晚饭,做完作业,姚群就会跑到父亲的书场,听艺人们说书。一把三弦、一只琵琶,唱腔优美的评弹大书就这样诱惑着一位小学生。读五年级时,一位名叫张雪林的说书先生看中了他,想收他做徒弟,因为还要读书,没有去成。1960年江苏省戏曲学院来招生时,原本想去报考江苏国画院的姚群,在学校老师的鼓动下,意外考上了江苏戏曲学校,与后来出名的演员王馥荔同班。
1968年,当了7年文艺兵的老姚退伍。他放弃了好单位,选择了江苏新华印刷厂,因为里面有他的老战友、老同学在搞文艺。他们组建了一个16人的文艺创作小组,老姚开始了业余群众文化之旅。两年后,老姚随爱人调到了余杭,先后在浙江包装印刷厂、区残联等单位工作。但是,老姚对群众文化工作的热情丝毫未减。相反,他开始了新一轮的“发烧”。他爱人从丝绸公司退休后,他又鼓动她参加社区秧歌队。儿子业余爱好摄影,媳妇幼师毕业有舞蹈特长,孙女姚远今年才11岁,小小年纪在文艺上也露出了小荷的尖角,老姚积极动员发动全家参加业余文化活动。
周末的夜晚,在“相约周末”的舞台上,你兴许可以再一次看到老姚一家三代组合的精彩演出呢!
[家庭博客]爷爷姚群,今年67岁,特长独唱,曾获浙江省群众文化系统卡拉ok比赛二等奖;奶奶,退休,特长扭秧歌;儿子,办公室工作,特长摄影;媳妇,幼儿教师,特长舞蹈;孙女姚远,小学生,今年11岁,特长舞蹈。
越老越红的“苕溪艺术团”
走进苕溪艺术团的排练厅,记者的目光便被那里挂着的200多套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吸引住了。“这款是傣族的头饰,那件是蒙古族的腰包,都是我们自己设计自己制做的。”手指一排排五彩缤纷的演出服,曾经学过裁剪、开过服装店的翁素萍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在2006年的“相约周末”演出日程计划表上,苕溪艺术团是表演场次最多的一个业余艺术团队。
“白天是工人,晚上是演员。”苕溪艺术团成立于1999年,现今有26名演员,平均年龄45岁,最大的已经65岁。她们也是所有参加“相约周末”演出团体中年龄最大的演出队。尽管翁素萍不是最早入团的队员,但凭借自己刻苦的训练表现和毫无怨言的奉献精神,她已经做了艺术团3年的“掌门人”。在排练厅的墙上,记者发现有人贴了一张剧团的《2006年度收支账目表》,记者粗粗算了算,去年团长一年的收入是611元,平均每月只有50元。“我可能是年收入最少的艺术团长了吧!”翁素萍抿嘴笑笑。
刚刚开始组建演出团的时候,队员们白手起家,“没有地方排练,我们就到大树下练功,每当排练舞蹈节目,姐妹们的身上腿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每星期一、三、五晚上是艺术团队员们集中训练的时间,不管手头的劳动多忙,家务多累,这个时间雷打不动。汗水换来收获,她们编排的《采茶舞曲》、《深山恋歌》、《好日子》等节目在市县农民艺术大赛和文化交流中多次获得金、银、铜奖。几年来她们的歌声与舞姿不仅醉倒了当地的群众百姓,绍兴、杭州等地也留下她们的身影。仅仅2005年至2006年的两年里,苕溪艺术团的演出场次就达52场,成为“相约周末”文化夜市系列活动中露面最多的一个演出团队。今年春节前,她们还专门选拔了一个由12名队员组成的秧歌表演队,准备参加5月12日开幕的全国秧歌舞比赛。“今年春节前我们就开始排演,除了两套规定动作,还有一套自己独创的自选动作,届时苕溪艺术团的节目力争打进总决赛,姐妹们憋足了劲,除了在今年的‘相约周末’舞台上出彩,我们还想在全国同行面前展露身手呢!”
[剧团博客]余杭苕溪艺术团,1999年成立,演出队现有团员26名,平均年龄45岁,有大型歌舞、民间艺术展示、小品、相声、龙舞、腰鼓、秧歌等节目,已在杭嘉湖地区演出近10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