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网络世界有了电子身份标识
· 边防警当“村官”
· 上海成立独立
劳动争议仲裁院
· 杭州“反扒课堂”开课啦
· 成都建立首个
“社区流动居民工会”
· 边防警当“村官”
· 象山法院首创“法官寄语”
· 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对你我都很重要
· 急诊病人恶意欠费仅是极少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基于身份信息随机生成的数字代码和标志,既确认了个人身份的真实性,又可有效避免个人信息曝光
网络世界有了电子身份标识
  据新华社电 网络世界通行证、“电子身份标识——身份通”服务4月18日正式启动。

  “身份通”依托公安部覆盖13亿人口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利用用户主动激活的身份信息,生成一组数字代码和标志,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银行理财、网上交友等所有需要确认身份真实性的网络信息交流活动中。基于身份信息随机生成的数字代码和标志,既确认了个人身份的真实性,又可有效避免个人信息曝光,保护个人隐私。

  用户登录“身份网”网站(www.id5.cn),提交本人身份信息(姓名、身份证号)注册,手机用户还可编辑短信“T(空格)本人姓名(空格)身份证号”,移动用户发送到10665110,联通用户发送到9951,经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验证,并与本人的手机、电子邮件及其他真实账户、证照等信息绑定,得到唯一的身份标识号——身份通号。

  身份通号由一组5位以上数字组成,本身不体现用户任何私密信息,有效保护了用户身份信息的安全;只有在用户本人授权的前提下,身份通号关联的用户资料才可供授权对象查看,展示用户的真实信息。

  专家认为,作为信息时代防止身份欺诈和保护隐私的有效手段,“身份通”满足了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网络用户在保护隐私前提下展示自我真实身份的需求,避免了用户主动提交身份证号码过程中本人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并冒用进行的欺诈和犯罪行为,从而维护了公众合法权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9 网络世界有了电子身份标识 2007-4-19 48256F32002924A6482572C10020449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