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国际要闻
3  4  
PDF 版
· 胡锦涛向布什致慰问电
· 性格孤僻 内心扭曲
· 安理会公开辩论气候变化问题
· 愿多给朝鲜一点时间
来履行关闭核设施承诺
· 教授堵枪口勇救学生
· 美国公开宣布要遏制俄罗斯
· 日本长崎市长已经死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性格孤僻 内心扭曲
——
  美国警方17日确定,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疑凶为英语文学专业四年级学生、拥有美国永久居住权的韩裔学生赵承熙(前译赵承辉)。消息传来,赵承熙的同学、室友和老师震惊之余,也有些意料之中的感觉。他们眼中,赵承熙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孤僻和古怪,而赵承熙的作业剧本却揭示了一颗压抑、扭曲的心灵。

  孤僻室友

  室友与赵承熙朝夕相处多时,却没有想到赵承熙会犯下如此血案。他们眼中,赵承熙虽孤僻且有些古怪,但并不凶恶,只是一名“害羞”的同学。

  赵承熙的室友乔·奥斯特说:“赵承熙在宿舍时,总是花很多时间玩电脑,下载一些音乐什么的。不过,他不在宿舍的时候更多一些。”奥斯特和赵承熙同住在“哈珀楼”2121室。奥斯特说,他回到宿舍时经常看到赵承熙坐在桌子前发愣。他有时会与赵承熙打招呼,但赵承熙往往只用一个字回应他。

  赵承熙在美国长大,家住在华盛顿郊区。他的邻居称他很“安静”,常打篮球,但是别人打招呼后,他不爱回应。

  赵承熙的同学回忆了去年文学课新开课第一天时的情景,他们说,学生当时都自我介绍,而赵承熙一句话也不说,学生都在签名册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而赵承熙写的只是一个问号。当老师问,“你是叫问号吗?”他什么也不说。

  他的同学朱莉·普尔说,赵承熙上课时总是坐在后面,戴着帽子,很少参与课上活动。他们所在的系不大,但赵承熙“像个匿名者,从不与人交谈”。

  致命忽视

  枪击血案似无先兆,但赵承熙的老师和同学说,他一年半前创作的剧本作业已显露内心的愤怒和扭曲。

  在一篇名为《理查德·麦克比夫》的剧本中,赵承熙描写了一名男孩由于怀疑他的继父是杀死他亲生父亲的凶手并且经常骚扰他,企图谋杀继父。

  其中一幕,故事主人公13岁的“约翰”边向继父照片上狠刺飞镖,一边愤愤说:“我恨他。一定要杀死迪克!一定要杀死迪克!迪克必须得死!”最后一幕,约翰试图用“一块吃了一半的干香蕉蛋糕”噎死继父,但未成功。剧本写道:“(继父)躲过一劫,非常愤怒,他挥舞大胳膊,对13岁孩子一顿暴打。”

  剧本引起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英语系前主任卢辛达·罗伊关注。她认为,赵承熙有严重心理问题。罗伊曾求助校方和警方,但除她外似乎没有人把这当回事。罗伊开始一对一辅导赵承熙。罗伊还劝赵承熙去看心理医生。

  家庭之谜

  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材料,赵承熙1984年1月出生在韩国,1992年小学3年级时随父母移居美国,在美国长大并获永久居住权。

  赵承熙一家到美国后搬入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森特维尔地区,这里是新兴的在美韩国人聚居区,距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有3个半小时车程。赵承熙的父亲今年61岁,母亲51岁,他们一家开了间洗衣店。

  赵承熙一家的邻居说,赵承熙父母人不错,他的父亲有时还会帮助清扫邻居停在路边的车上的积雪。警方确定赵承熙为嫌疑人后,媒体记者赶到赵承熙的家时,赵承熙的父母已不知去向。 耿学鹏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际要闻 00004 性格孤僻 内心扭曲 2007-4-19 48256F32002924A6482572C10045CD3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