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新闻周刊·民间
3  4  
PDF 版
· 网虫夫妇离婚不争房产争游戏账号
· 为救女儿,夫妇双双赴黄泉
父母爱打动天下人心
· 男孩捡垃圾养活“疯”妈妈
· 现实版“秋菊”讨回养老金
· “水鬼”见义勇为后的现实困境
· 民工捡钱包苦等两小时等来工作
· 英国老人
成为互联网主力军
· 给城市“血管”号脉的“听漏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给城市“血管”号脉的“听漏工”
■通讯员 刘振清
  夜深人静,当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在静谧中悄然入睡时,两个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各人手持一根一米余长、直径两厘米左右粗的铁棒,进东街走西巷。他俩一会儿在这里探探,一会儿又在别处敲敲,时不时还蹲地在上,用随身携带的的起子等撬开窨井盖。看着他们的异常举动,一天深夜,几个巡逻民警由于不了解把他们请进了派出所。但是,他们并不是什么可疑人员,而是查找城市“血管”伤口的听漏工。

  听漏工!很少听说过。听漏工是城市供水单位的一个工种,他们是借助听漏棒或听漏仪,探听埋在地下的输水管道是否漏水,并确定其准确位置的工人。温岭市自来水公司负责人说,因为有人把城市的供水管道比作城市的“血管”,听漏工拿听漏仪听漏的姿势又像医生拿听诊器给病人听诊,所以,有人形象地称听漏工的工作为给城市“血管”号脉。在温岭这个有120多万常住市民、四五十万外来新市民的中等城市,专职听漏工只有两名。听漏工不仅因为人数少而鲜为人知,更因为他们只在我们酣睡正浓的晚上11时至次日凌晨4时这一特殊的时间内工作而不为常人知晓。

  查找温岭这座城市“血管”伤口的两名特殊“医生”叫李梅春和李梅福,他们是一对亲兄弟。哥哥梅春今年52岁,弟弟梅福50岁,虽然他们至今还是临时工,但他们已经当了6年城市“血管”医生了。自2001年听漏以来,近6年时间,他们度过了1600多个无眠夜,为城市换来的是节省漏水量四五百万吨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民间 00015 给城市“血管”号脉的“听漏工” ■通讯员 刘振清 2007-4-19 48256F32002924A6482572C00020FE8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