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老人捐掉四十万元背后的苦水
· 让吴汝国生气的几件事
· 僵局还是没打破
· 不愿意忍气吞声
· 吴大爷的“反抗”方式
· 我们究竟怎样孝顺老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位有五个子女的七十岁老人,宁愿捐赠四十万元“遗产”,也不留给子女,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老人捐掉四十万元背后的苦水
■本报记者 陈洪标 刘治浪
  4月14日,记者在仙居城关打听这位叫吴汝国的老人,路人都说知道,电视里放过这个新闻,他就住在县种子公司对面的一条弄堂里。

  吴大爷住在三楼,房间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张硬板床、两只木箱和一个大衣柜。他笑着告诉我们前几天当地电视台的记者来这里,看了很吃惊。但是对他来说,这样的条件,他很满足了。

  我们与吴大爷聊天的三个多小时里,他说了很多与子女之间不愉快的事情。对于这些家务事,我们也无法评判谁是谁非,包括大爷本人也没有强调谁对谁错。他只是对子女不懂得他的心意感到伤心、生气。而即使到现在,子女们也不知道吴大爷在气什么,也没给他消气,新的气又受下了,这样闹到了见面都不说话的地步。

  在外人眼里,吴大爷和子女之间的矛盾,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些事在农村家庭中很普通。但正是这些小事,让吴大爷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委屈。吴大爷为什么老生气?老人的内心世界其实也是很敏感纤细的,需要呵护。现实中,他们总是处于家庭的焦点之外,渴望重视与关爱太久了。吴汝国老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终于不想忍耐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社会 00013 老人捐掉四十万元背后的苦水 ■本报记者 陈洪标 刘治浪 2007-4-19 浙江日报000132007-04-19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