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松花遍野无人采,太可惜
· 宁波蔺草的“瘦身”运动
· 温岭西瓜上市了
· 沪深股市
创新高创“天量”
· 中信银行在港招股
反响热烈
· 液晶电视“三包”引来网上热议
· 欧盟ROHS指令让许多出口企业颇为头痛
东阳有家企业却利用它登上了行业“制高点”
· 沃尔玛重登
《财富》排行榜首位
· 纽约油价震荡收低
· 3家慈溪饮水机企业被曝光
· 网上买卖,留下凭据很重要
· 英镑对美元比价
突破1比2大关
· 网上可买股票“内部消息”?
· 名优茶机采也不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起大落的蔺草产业如今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调整
宁波蔺草的“瘦身”运动
本报记者 刘刚 张品方 通讯员 章燕飞
  “市场之手”逼产业“瘦身”

  “现在宁波当地只有140家左右,比最辉煌时少了一半。”宁波市蔺草经济联合会会长陈志福,在谈到宁波蔺草企业急剧减少时并没有惋惜的神情。他说:“这是件好事情。”

  “好事情”是在这两年内被迫完成的。由于主要的日本市场需求乏力,宁波蔺草产业最近两年遭遇到了该产业发展壮大以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市场危机。僧多粥少,产品没了销路,一些企业开始转行。

  陈志福告诉记者,宁波蔺草业几乎等同于中国蔺草业,其中多数属于微小企业,500万元产值以上就可算大企业了,规模上亿的更是凤毛麟角。现在,占整个产业企业总数近三分之一、200万元以下产值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基本上都转行了。在陈志福看来,这桩由市场“无形之手”自发完成的产业调整,为解决宁波蔺草业的产业提升难题提供了新鲜动力和最好契机。

  尽快做大国内市场

  据陈志福介绍,最鼎盛时,全国蔺草种植面积约20万亩左右,宁波就有18万亩,现在只剩下了6万来亩,很多都转移到了四川等地。

  一方面蔺草的种植地在外移,另一方面宁波蔺草企业内部的产品结构也在悄然变化。

  年销售额上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宁波开诚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豪轲指着墙上“金窝银窝,不如开诚草窝”的俏皮广告语告诉记者,今后在蔺草制品发展上不会仅仅追求规模增长,主要是做品牌、调整产品结构,把价格提上去。

  在陈志福看来,做品牌是一个终极目标,要实现它,宁波蔺草企业还要向“内”走,把目前只占总销售额四分之一的国内市场做大。“蔺草是靠日本市场做出来的产业,今后要想避免单一市场震荡带来的风险,必须有国内市场做后盾。”

  行业标准正在制订

  “这两年来,日本的蔺草制品存货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今年市场复苏的可能性很大。”陈志福说,如果这一预测成为现实,刚刚完成“瘦身”的宁波蔺草产业有望在今年“丰收”。

  “还是担心一些企业会搞低价竞争。”前车之鉴让陈志福仍有些担心:“对日出口的蔺草席单价最高时5美元/条,现在降到了3美元/条。”虽然企业数已大大减少,但目前国内蔺草产业实际产能仍然大于市场容量。“如果国内市场开拓不力,蔺草制品依然过分依赖日本市场,不能排除又将出现低价竞争的可能。”陈志福还认为,虽然蔺草出口配额制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并没有成为低价竞争的约束机制。

  值得欣慰的是,新的办法已在酝酿中。陈志福告诉记者,国家发改委日前已经正式批准,由宁波市蔺草经济联合会负责起草,制订全国性的蔺草行业标准。在陈志福看来,这个标准就是行业门槛,不仅可以保持宁波蔺草产业现在的“瘦身”成果,更能确保这个产业在未来形势看好时,不至于突然“虚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6 宁波蔺草的“瘦身”运动 本报记者 刘刚 张品方 通讯员 章燕飞 2007-4-18 48256F32002924A6482572A400218C4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