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防沉迷,网游防线首度“亮剑”
· 针对300万未成年玩家
超时每半小时警告一次
· 盖茨限制女儿
用电脑玩游戏
· 最关心的热点  
如何判别身份“未成年”
· 防沉迷系统不是万能的
关键在于养成健康上网习惯
· 网游防沉迷
大事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最关心的热点  
如何判别身份“未成年”

  从出发点看,防沉迷系统是好的,但它即将实施的消息公布后,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玩家们关心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该系统如何判别身份的“未成年”。

  按照《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该方案将通过注册、验证、查询三套系统来锁定未成年人的身份。

  首先,玩家在注册账号时,采取实名注册制度,须向运营商提供实名、身份证号、年龄等身份信息,未满18周岁的用户将被判定为未成年人,即会被纳入防沉迷系统。随后,运营商定期将填写信息显示为成年人的玩家资料提交公安部门进行验证,未通过公安机关验证的用户将被纳入防沉迷系统。此外,还将开辟面向家长的查询系统,便于家长了解未成年子女是否在玩网络游戏或查询本人的身份信息是否被他人使用,保障家长行使监护人的权利。

  针对第一条“实名注册制”,玩家们普遍表现出不屑。“没可能!”16岁的游戏玩家阿文一边奋战在网游《凤舞天骄》中,一边满不在乎地向记者甩出一句话。

  “网游运营商怎么知道我是不是未成年?我用哥哥的身份证登记不就可以了吗?而且真正玩游戏的人很少能用一个号玩到底的,一般都会持多个号,就算被纳入防沉迷系统,我也可以在同一款游戏中用不同的号登录。这个号的时间到了,我再换另外一个号,又怎么受时间限制?”阿文的话得到了其他玩家的响应。

  虽然身份证号码对每个公民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软件却能生成虚假但看似真实的身份证号码。

  ID为“翔鸟拐姜”的玩家今年17岁,是个标准的未成年玩家,但是玩网游却已5年。她一脸老到地说:“我从玩网游开始,就是拿家人身份证登记的,要么就乱写几个数字,填够18位就行。就算被纳入防沉迷,我可以玩8个游戏,每个游戏玩3个小时。”

  除此之外,玩家们还列举了其他可以用来“对抗”防沉迷系统的手段,例如多款游戏接龙,即选择点卡可以通用的多款游戏,就可以在一款游戏到时后选择另一款游戏。另外还可以选择“私人服务器”,要么就登陆国外服务器,这样防沉迷系统就限制不了。

  所谓私人服务器,即通过使用泄露的网游服务器端程序,加上自己的服务器,从而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有玩家说,使用“外挂”软件,同样可以帮助玩家规避防沉迷系统。在软件自动升级后,专业玩家只要利用外挂软件,更改一下设置就可以实现对防沉迷系统的破解。

  对此,网易《大话西游Ⅱ》前产品经理魏剑鸿告诉本报记者,使用“私服”或外挂软件等手段规避防沉迷系统,和防沉迷系统本身的体系设计并无直接关联,这好比虽然国家禁止走私,但仍然会有人铤而走险。

  有一些网游业内人士对防沉迷系统持怀疑态度。王睿杰是网游《凤舞天骄》的策划员,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游戏玩家。在他看来,实名注册不太现实,因为网游玩家数量众多,身份难以一一核实。

  王睿杰还担心,实行防沉迷系统可能会间接促进私服和代练等地下产业的发展。“按照现在的游戏设置来看,虚拟装备价格将会提高。网游中顶级装备一般是要通过较长游戏时间来换取的,如果玩游戏的时间变少,那么这些顶级装备出现的机会也就变少。”

  在他看来,一旦7月16日防沉迷系统正式实施,对网游运营商来说影响很直接,特别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收费游戏。“不过,运营商可以增加必须用人民币购买的装备,借以弥补损失,这样吃亏的还是游戏玩家。”他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最关心的热点  
如何判别身份“未成年”
2007-4-16 浙江日报000102007-04-16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