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
· 丽水为十八万低收入农民谋划增收
· 天台机关干部与困难户结对
· 美仍首选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
· 慈溪一农民发明能掘沟的拖拉机
· 卡斯特罗已部分恢复在政府中的工作
· 嘉善镇镇都有农民艺术团
· 王国平当选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蔡奇当选杭州市市长
孙忠焕当选杭州市政协主席
· 测血压可预知中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嘉善镇镇都有农民艺术团
每年演出上千场,观众超过150万人次
  本报讯 (记者 沈建波 陈培华 通讯员 徐雪娟)每当夜幕降临,嘉善乡村都会此起彼伏地响起鼓乐声,各种演出让村民看得入神着迷。给农民带来快乐的不是明星大腕,而是被称为“农民艺术团”的各镇业余演出队伍,他们每年演出上千场,观众超过150万人次。

  在嘉善11个镇,镇镇都有农民艺术团,常年为农民免费巡演。这些艺术团少则三四十人,多的一二百人,团员都是当地农村的文艺骨干,有中小学教师、企业职工、外来农民工,还有种田的农民。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演出,节目包括歌舞、戏曲、器乐、小品、地方曲艺。

  像其他地方一样,嘉善农民渴望有支“不走的演出队”,让他们能经常在家门口看文艺演出。针对农民的这种需求,县里从2005年起鼓励各镇组建文艺演出队伍,承担下村演出任务。当年5月,魏塘镇神州艺术团率先成立,一年后各镇实现全覆盖。艺术团每年所需的二三十万元经费都由镇财政包干,一些专场演出还得到企业冠名赞助。

  “农民喜欢什么,我们就演什么。”姚庄镇桃乡艺术团团长徐其明说,艺术团根据农民的口味自编自演节目,有的配合中心工作,有的倡导文明新风,有的赞美家乡变化,多为农民喜闻乐见。

  由本地人演本地事,农民艺术团的本土特色吸引了大批观众。五姑娘艺术团每个双休日都在西塘景区演出,越歌乡音留住了大批游客。姚庄桃乡艺术团每年安排五六次广场演出,每次都有上万农民赶来观看。一些镇举办节庆活动,不再邀请专业演员,改由农民艺术团担纲主演。

  农民艺术团也是外来务工者展示才华的舞台。目前,各镇艺术团都招有外来务工者,近200人的神州艺术团就有50多名外地人,他们带来的众多家乡文艺节目,让嘉善农民大饱眼福。在神州艺术团吹葫芦丝的四川青年马兴勇说:“每次看到这样的场面,我都深受感动,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嘉善人。”

  在专家看来,农民艺术团对民间文艺的传承功不可没。当地的民间舞蹈“打莲厢”曾面临失传,经专家挖掘、改编,各镇都成立了表演队,全县文艺汇演时曾千人同场演出。古代庙会祭祀时表演的舞蹈“旗伞”,经丁栅镇艺术团重新整理,成了该团的保留节目。各镇艺术团还经常下村指导,村村建起了文艺表演队,经常演出马灯舞、渔灯舞、宣卷、田歌等传统地方文艺节目,深得农民喜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嘉善镇镇都有农民艺术团 2007-4-15 48256F32002924A6482572B800338DF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