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温家宝同安倍晋三会谈
· 青山深处的丰碑
· 心里要始终装着老百姓
· 吕祖善会见日本客人
· 库区移民首领后期扶助款
· 十年影像记录生态西子
· 吕祖善会见外交部
驻港特派员公署代表团
· 将严格按照规定对待外资并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青山深处的丰碑
——记“一心为民的好书记”许茂盛(上)

本报记者 周咏南 袁 艳
  他走了已经一个多月,可是在他深爱的这片土地上,村里400多位乡亲依然念着他;

  在布满他脚印的大山深处,依然回荡着村民们对他深情的呼唤;

  在临安50多万群众的心中,他的名字成了一座山一样的丰碑。

  他叫许茂盛,临安市青山湖街道宫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今年3月3日,他疲惫而又依依不舍地永别了他的家人和乡亲,年仅42岁。

  他是乡亲们脸上两行思念的泪,他是群众心中一盏温暖的灯……

  17本厚厚的工作日记,记录着他为村民奔波的日日夜夜

  许茂盛因肝癌去世后,村干部和亲属在他办公室整理遗物时找到的17本写得满满的日记本,记录了这位村支书为村民呕心沥血、日夜操劳的点点滴滴:上午,到街道改水办商量村里安装自来水的事;下午,商量洞霄宫旅游开发的事情……平常的字句背后,有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76岁的胡彩钿老人一看到村里平坦的柏油路,就会想起整天步履匆匆的他:“要是没茂盛,村里哪有这么好的路。这路是他没日没夜‘跑’出来的。”

  宫里村的村路曾经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泥路。一下雨,孩子上学经常摔得一身泥浆;而到夜晚,村民回家要打电筒推着自行车走。“这路一定要修好!”面对村民期许的目光,许茂盛立下“军令状”。可一估算,要60多万元,这对于年集体收入只有1.7万元的宫里村而言,是个天文数字。怎么办?许茂盛一趟趟地跑街道、跑部门,一边筹措资金,一边争取政策支持,终于让这条路列入了“康庄工程”。一年后,村里第一条柏油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还装上了路灯。

  ——村民王新红每次洗衣做饭时,都会念叨着:“如果不是茂盛,现在家里可能还经常没水用。”

  前两年,因为水管老化和用水量增加,村民家经常断水。许茂盛急了。为了寻找新的水源,那些天他总是往山上跑、往山坳里钻,经常忙到天黑,灰头土脸地“摸”下山。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天柱峰下一个杂草丛生的地方找到了一块湿地。去年,两个蓄水池建成了,乡亲们再不为用水发愁了。

  ——村干部马再勇指着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的绿化带和健身苑说:“没有茂盛,这里还是个‘石灰山’。”

  过去村里办了好几家石灰厂,后来为了保护生态,这些厂关了。但积下的石灰渣小山似的在村口一堆就是15年,雨天石灰浆横流,刮风时灰土飞扬。去年4月,许茂盛和村干部们想方设法筹资3万多元,叫来挖土机、大货车,接连运了好多天,才把近万吨的石灰渣清除干净。许茂盛决定在这片空地上建绿化带和健身场地,改善村容村貌。为省买苗、种花的钱,他带领乡亲们自己动手,到山上拉黄泥,把自家的树苗移植过来,把园子里的花搬来……没几天,村里有了第一条绿化带和第一个健身苑。

  两份10年前写的遗书,再现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许茂盛的妻子张文仙在整理他的抽屉时,没有发现任何值钱的东西,却发现了藏在抽屉角落里的两份充满歉意的遗书,一份是给她的,另一份是给儿子的,落款时间竟是10年前。

  张文仙哭了,丈夫瘦弱的样子再一次出现在她的眼前:原来早在10年前,他就清楚自己的肝病有多严重。

  肝病最忌劳累。许茂盛明知身体不好,依然为乡亲们忙碌着。感觉吃不消了,就在街道上的一家诊所挂点滴。诊所的医生徐狄龙说,这人太不爱惜自己,挂着点滴还打电话张罗村里的事。有时候一急,他拔掉针头就匆匆走了。

  今年2月,实在疼得忍不住了,他才去省中医院检查。此时,已是肝癌晚期。

  “他就是这样的人。”至今还沉浸在悲痛中的张文仙一再用这句朴实的话表达对丈夫的理解。

  这个为宫里村鞠躬尽瘁的村支书,却从没为家里作过打算。这几年,村里大变样了,可他的家却一直没变。

  宫里村洞霄宫里56号,“躲”在一幢幢漂亮的农民小洋房中,这座破旧的泥坯房特别刺眼。谁会想到,这就是许书记家。因为年久失修,屋子散发着难闻的霉味,墙壁上“爬满”了一条条触目惊心的裂缝,几扇没了玻璃的窗户是用塑料纸糊的。“这是村里最差的房子。”邻居说,这房子还是茂盛出生前,他父亲盖的。这几年,妻子劝他,儿子21岁了,过几年也要娶媳妇,该把房子修修了。每当说起这事,他总是轻轻地说:“哪来的钱?以后再说。”而对村里的发展,他一直挂在心头,多次找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咨询。现在,宫里村有了建设“以绿色效益农业、生态居住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村庄”的新规划。

  落户青山湖街道的临安经济开发区,每年会给宫里村分几个就业名额。几年来,经他介绍工作的村民不下30人,却从来没有自己的亲戚朋友。儿子许涛高中毕业后参军;弟弟许雪盛现在还在打零工;妻子张文仙在山下8公里外的一家小厂打工(一年要停工6个月),这工作还是她自己找的。也有人劝许茂盛:“你也该帮家里人找个好点的工作。”他总是淡淡一笑:“别的村民更需要。”

  许茂盛留给家人的只有“对不起”。今年春节前,当67岁的老父亲到医院看儿子时,许茂盛流着泪紧紧握着老人的手,虚弱地说:“爸,儿子对不住您,您要照顾好自己。”此时,老人也已泪流满面。

  一直在医院陪护的好友项荣根说,即使住院,茂盛想着的还是村里的事。“今年要想办法把水厂的水引到村里”、“要想办法给村里通宽带”、“过年前把大家的煤气补贴费发到户”……唯独没想过自己。

  一张密密麻麻的账单,折射出他清廉无私的一生

  “这些钱,让儿子以后还。有些还不回去的钱,也要用到村里的事情上去。”临终前,许茂盛拿出一张账单,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村民来看望他时偷偷塞过来的每一笔钱。

  住院需要钱,可许茂盛当时能拿出的只有700元,妻子东凑西凑也就只有500元。最后,住院治疗的2万多元钱,还是朋友们帮他付的。

  他一再嘱咐家人,不要把住院的事告诉村民。但住院的一个月里,全村400多名村民中,有300多人自发赶去探望,有的要走四五里路然后转车。有时候,一起去看望的人太多,村民们就在病房外排队轮流进去。连护士都奇怪:这人是多大的官,有这么多人来看他。“他不是什么大官,他是我们的好支书。”村民们激动地说。

  82岁的项银仙行动不便,也坚持要去看许茂盛,家里特意给老人包了辆车。一路上,老奶奶念着:“茂盛这病是为村里累的。”说着说着就抹起了眼泪。

  村民说,茂盛做事干净。这两年,村里搞了许多建设项目。园区的几家大企业选址就在宫里村。一些企业见他忙前忙后,想把一些小工程给他个人做,但被他婉言谢绝了;有的包工头想和他拉关系,给他塞钱塞烟,让他入股,他总是简单一句“这弄不来的”就回绝了。

  许茂盛把自己当村干部的补贴都贴给了有困难的村民和为村里办事上了。他买烟时总要买两包,20元一包的烟递给别人,为的是方便村里办事,5元一包的烟留给自己抽。

  住院期间,深受感动的医生们想把省抗癌协会和杭州市红十字会的帮扶名额分一个给他,他却说:“还是留给比我困难的病人吧。”

  躺在病床上,他一遍遍地和来探望的村民“约法三章”:“不准为我向政府提要求,不准向园区企业‘讨’钱给我治病,不准为我动村里一分钱。”

  村民说,如果许茂盛多为自己想想,也不致于连看病的钱都凑不齐。

  “茂盛要回来了。”3月3日晚上8时,已经确定医治无效的许茂盛回到村里。全村300多名男女老少守在村口,为的是再看一眼他们的好书记。而此时的许茂盛已没有力气睁开眼睛,当晚就走了。

  3月6日,是许茂盛出殡的日子,泪水满面的村民们送了一程又一程。

  许茂盛的碑文只有5个字:“许茂盛之墓”,平凡如其人。乡亲们也守着一个朴素的信念:茂盛一定会在九泉之下看着宫里村一天天变得更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青山深处的丰碑 本报记者 周咏南 袁 艳 2007-4-12 48256F32002924A6482572BA004D17C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