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海洋一号B”卫星发射成功
· 首都机场
体验“排队日”
· 我国正研究调低
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
· 黑龙江专家称中毒患者
不会留下后遗症
· 上海集体食堂成食物
中毒 “高危区”
· 当天入院手术后24小时出院
· 蔬菜农药残留
瘦肉精污染监测合格率上升
· 湖北神农架金丝猴
喜得“千金”
· 国务院法制办昨公布《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 标题新闻
· 吴伯雄就任中国国民党主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当天入院手术后24小时出院
上海推广“日间手术”缓解“住院难”
  据新华社上海4月11日专电 (记者 仇逸) 在上海部分医疗机构,“日间手术”正在成为缓解“住院难、开刀迟”的“新处方”:适用对象为需使用全套手术室设备或实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一般可当天入院手术后24小时出院。此办法一经推出,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4月5日,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宣布: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华医院、儿童医院等6家试点医院的基础上,逐步在市级医院全面推广“日间手术”模式,为更多的病人提供这一便捷、价廉的服务形式。

  “一床难求”下的突围之举

  “日间手术”采取了全新的医疗流程:检查在门诊完成,清早入院,病人进行术前准备,抽血等化验物由医务人员送到相关科室优先处理,中午出报告,下午即可做手术。术后观察数小时,如果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第二天早上就能出院。

  上海市卫生局局长陈志荣表示:上海的“看病难、看病贵”,更多地表现为到三级医院看名医专家难和到大医院住院难的问题。

  据了解,排除春节等特殊时段,到上海大医院优势学科住院,从登记到入院通常要等三四个月,入院后在病房住3天至5天用于全身体检、术前准备,整个住院周期长达1周至2周。

  记者了解到,和普通手术病人相比,“日间手术”患者的平均等待入院时间一般只需1周至2周。许多病人感到由衷高兴:“身体有病一刻都不想拖,如今心里‘定’多了。”对许多外地患者而言,除了省却焦急的等待,更减少了他们的交通费、住宿费等大笔费用。

  “一条龙服务”:省心又省钱

  虽然未列入试点,但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也早早自动选择开展了“日间手术”。

  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病房内,52岁的俞先生已经做好了声带手术,正处于麻醉清醒过程中。他告诉记者:“下午1时进手术室,2时多就推回病房,如果没有意外第二天就可以出院。”他的妻子宋女士说:“我们只付了3000元押金,家属也只用陪1天。”

  以俞先生接受的声带息肉手术为例,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住院手术的平均费用为4158.14元,“日间手术”的费用为3652.55元,下降幅度达12.16%。

  “病人提早回家,一方面节省护理费、床位费等费用,减少亲人为照顾病人来回奔波,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几率,家庭氛围也有利于病人的休养和康复。”仁济医院麻醉科副教授闻大翔说。

  安全为先:

  医生尽责才能祛除隐患

  据记者了解,作为国际上一种比较通行的用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做法,“日间手术”在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广泛开展。患者接受“日间手术”后,多数转入社区医疗机构接受护理、康复指导或接受家庭医生周到的随访照料。

  由于“日间手术”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尚缺乏类似与“日间手术”相对接的服务,因此有些患者在接受“日间手术”的同时,还心存顾虑:到家后,出血、感染怎么办?到哪里寻求帮助和指导?

  为了减少病人的疑虑和降低风险,医院专门建立了术前谈话和术后随访制度。手术前,医务人员要和病人充分交流,征询患者对接受“日间手术”的意见;手术后,有主刀医生或专人负责定期向患者询问病情发展,病人也可以拨打医生留下的电话随时获得指导。

  “在医疗资源紧缺,医疗费用节节增高的状况下,‘日间手术’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务科科长、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邵骏说,“但是首先要保障病人手术和术后的安全。同时,要防止有的医院和医生为了加快周转、为了赚钱而随便放开对手术适应症的限制。”

  据悉,开展“日间手术”对病人身体状况和年龄有较为严格的限制。目前上海开展的“日间手术”类型也多为风险小的成熟型手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内要闻 00003 当天入院手术后24小时出院 2007-4-12 48256F32002924A6482572BA0049D97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