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让越来越多的人,习惯自己买票去看音乐剧,这种文化消费习惯和素质的培育,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与百老汇一起跳舞
· 湖南大剧院准备组织一批观众“五一”节过来看百老汇演出,这是过去柯朝平想都不敢想的。他希望,百老汇音乐剧能成为杭州一块新的文化品牌
· “未来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娱乐巨头的‘百老汇大道’”
· 歌舞剧的海洋——百老汇
·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像百老汇一样,自己写剧本、自己找演员、自己排练剧目,然后在自己的剧院里演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像百老汇一样,自己写剧本、自己找演员、自己排练剧目,然后在自己的剧院里演出”
  就在柯朝平对百老汇发达的票务系统充满期待的同时,宁波大剧院的陈建方却并没有这么乐观。

  “百老汇的票务体系也许会在中国水土不服,而票房号召力也有待市场检验。”

  事实上,陈建方的担忧不无道理。在国外,观众都有提前订票的习惯,一般剧院提前一周出票率就可以达到70%至80%。而根据宁波大剧院的经验,在国内能提前一两天来买票的,已经算忠实观众了。

  而对于百老汇的热捧,陈建方认为因为过去引进的百老汇剧目少,更多的观众是因为好奇去看演出。

  “当年在杭州大剧院演出《音乐之声》时,全场1600个座位真正通过市场卖出的座位只有1000个。如果加大剧目数量,百姓们是不是还会有那么高的热衷度?”

  陈建方把合作的目标,锁定在建立一个“中国式的百老汇剧院经营管理体系”。他认为,现在中国剧院缺少的既不是宣传手段,也不是舞台的硬件条件,而是整体的经营模式。

  “现在我们大多数剧院实行的是‘院场分离制’,即剧院和剧团分开经营。”陈建方说,剧团面向市场的演出很少,大部分是奔着精品剧目、评奖剧目去的,评完奖后,这些剧目往往就放起来了,放到剧场一般只演出两三场。而全国大小剧院现有3000多家,除了少数几家大剧院建立了良性的市场运行模式外,其他大部分剧院都未进入良性轨道,使用率很低。

  据统计,国内90%以上的剧场使用率在5%左右。“这是我们与百老汇‘带着项目做运营’的商业模式最大的区别。”

  陈建方希望能有一天,通过百老汇的宣传,提升宁波大剧院的影响力,然后组建一支自己的演出剧团,像百老汇的运作模式一样,自己写剧本、自己找演员、自己排练剧目,然后在自己的剧院里演出。

  但是,陈建方知道其中的难度。因为即使在音乐剧产业发展极其成熟的英美国家,音乐剧创作的成功概率也很低,大约是1∶5,也就是说5部音乐剧中只有1部能够真正赢利。

  “对我们来说,与百老汇的合作不在于赚多少钱,而是培养一支自己的经营管理团队。”据了解,百老汇目前已经开始工作衔接的相关事宜,在负责票务体系、宣传推广、硬件改造方面派专人指导,而所有具体执行者将是中方的员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像百老汇一样,自己写剧本、自己找演员、自己排练剧目,然后在自己的剧院里演出” 2007-4-12 浙江日报000102007-04-1200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