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在上海进行的4000户入户调查显示,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的消息近日引起各方热烈讨论。上海工人作家丁宝德1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愿做工人”是对现实的一种折射和反映,这一令人扼腕叹息的现实之所以产生,有非常复杂的原因,“我们一些文艺工作者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连工人自己的孩子也不愿意成为工人?因为工人太没有地位。这就是现在各种文艺作品有意无意给人造成的印象。”
作为一名工人作家,丁宝德大声疾呼:文艺创作者到了把眼光从帝王将相、老板大款等身上移开的时候了,应该多关注工人、关注普通劳动者,再建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
“他们写的旧上海
是真正的旧上海吗?”
“现在的文艺作品有多少工人题材?就以电视剧为例,充斥荧屏的多是帝王将相、嫔妃太监,过去的达官贵人,今天的小资白领,封建时代的遗老遗少,改革时代的大款暴发户……就是缺乏我们这个高歌奋进的时代里应有的那些做了奉献的人物,以及回荡在他们头顶上的那种激扬的声音。”丁宝德说。
丁宝德表示,这些题材大量出现有其必然,但它们能够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流文化吗?丁宝德以上海题材创作为例,“作为近代中国史样本的上海,哺育了中国的现代政治、现代商业、现代金融业、现代制造业,又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这其间隐藏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可惜如此辉煌的题材库,竟然很少发掘与反映。反观今天的旧上海题材创作,真是令人扼腕叹息,不是资本家就是黑社会,离真实的上海相差何止是十万八千里!纸醉金迷、醉生梦死、奢靡阴暗、尔虞我诈,就是少见真正激荡人心的上海故事——无论是与外国殖民资本争利争市场的民族资本家崛起的故事,还是为了人民翻身解放不惜牺牲的先烈故事,很少看见,似乎整个旧上海就剩一个张爱玲值得一提了……”
“工人题材尤其是
激昂向上的工人题材太少”
今年50岁的丁宝德经过长达13年的深入生活与艰苦写作,完成了90万字的长篇小说《龙家故事》,描写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发源地上海杨树浦的一个造船工人世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里,与共和国风雨同路的故事。
小说从1949年上海解放时工人护厂斗争开始,至1999年五十周年国庆大典时新船下水时结束。作品将一个工人家庭与波澜壮阔的各时期重大事件作最切身的联系后,来审视工人阶级与共和国共同成长中所遭遇的艰难困苦及悲壮奋发的蜕变和崛起,是近年来上海文坛出现的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这部小说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根据这部长篇小说改编的同名40集电视剧本获得了“宝钢创作奖”。
但是,为这部小说花费了巨大心血的丁宝德悲哀地发现:他的小说“叫好不叫座”,在几年时间内出版无门,一些出版社一听说是工人题材就将其拒之门外:“现在工人题材不流行了。”如果不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慧眼识珠,13年创作而成的《龙家故事》便要湮没无闻了。
丁宝德认为,如今以满足感官刺激来追求经济利益的作品大行其道,他个人的遭遇绝非个案。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视点投向广大的人民群众”
丁宝德呼吁,文艺作品应该责无旁贷地把视点投向广大的普通人,关注他们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的欢乐与困苦;告诉他们希望之所在,解决困难之方法;告诉他们我们的社会永远都有他们的位置,只有他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进步,改革才算真正成功。
“现在的文艺作品题材,只见老板,不见工人。工人地位的沦落,正是社会太过浮躁、太追求虚荣奢华的表现。我们需要建立对普通人的尊敬,让浮躁的人心平静下来……”
丁宝德认为,要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让子孙后代在享受今人创造的成果的同时,知道今人创业的艰辛——那筚路蓝缕的开拓,那盯住目标不放松的执著,那荡气回肠的牺牲和奉献,并由此而深深地为创造这成就的自己的民族、为自己的先辈、为自己民族的价值观感到自豪。
新华社记者 肖春飞
(新华社上海4月10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