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蹲点调研是转变干部作风的好举措
· 爱心涌动的 “精神家园”
· 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 浙江民企出资成立眼角膜捐献慰藉基金
· 我省首次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考核
· 民工文学创作报网互动论坛在杭举行
· 政府节庆活动
不得邀请演艺明星
· 5月起医生须用
常用药品通用名开方
· 史行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蹲点调研是转变干部作风的好举措
本报评论员
  “百名书记蹲点调研谋发展”活动相继在我省各地开展,受到了基层群众的热情欢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良好反响。实践证明,蹲点调研仍是新时期领导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有效载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更好地坚持和发扬。

  蹲点调研,就是为了掌握实情,科学决策。书记们蹲点调研,感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原来以为已经掌握的情况,实际上还不够全面细致;原来以为正确的决策,事实上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原来以为落实的问题,实际上还不够到位。蹲点调研,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不同角度和各个侧面,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切实把握基层和群众的脉搏,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实情,为理思路、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蹲点调研,是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实际行动。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次蹲点调研,领导干部直接感受到了基层党员干部对工作的投入、对事业的执着;直接感受了农民群众朴素的情怀、对党和政府深厚的感情。我们要好好学习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的好思想、好品质,认真梳理蹲点感受,深刻查找自身差距,从基层、从群众中吸取营养,真正促进作风的转变。

  蹲点调研,重在破解难题,促进发展。能否切实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是检验蹲点调研活动是否富有成效的重要标准。一些领导干部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帮助基层解决了许多具体问题。有的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直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的组织企业与村对接,牵线搭桥帮助发展致富等。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 虽然一星期左右时间,不可能解决调研中碰到的所有问题,但对于一时没有解决,已向群众作出承诺的事项,要明确责任,适时公布办理结果,切实履行“诺言”。

  蹲点调研,关键是要解剖麻雀、指导全局。新的历史时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深入地研究探索。要分析梳理蹲点调研情况,通过解剖点上个案,分析面上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总结点上经验,探索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解剖麻雀,总结规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反复比较、由点及面,指导全局工作。

  百名书记深入基层蹲点调研,为全省各级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作出了榜样、带了好头。要在全省各级机关中,形成干部下基层、转作风、办实事的热潮,使之成为一种风气,成为一种机制。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既要到工作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问题多的地方去攻坚克难;既要做锦上添花的好事,更要做雪中送炭的难事;既要把点上的情况摸准搞透,更要由点及面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切实树立起新的形象,创造新的业绩,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蹲点调研是转变干部作风的好举措 本报评论员 2007-4-11 48256F32002924A6482572B80030F2E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