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上说,截至3月底,全国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人约160万,其中浙江十万余人。
作为国内首次个税自行申报,这个结果可能在预料之中,但离真实情况尚有距离。来自专家的预测是,全国至少有600万人应列入申报范围。除了整体上数量偏少,申报在区域、人群的分布上还很不平衡。到截止日期,主要是由工薪阶层“唱主角”,私企老板、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人数不多,而那些被列入高收入人群相对集中的行业,申报人数也不容乐观。
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各种税收做物质保证,用于解决诸如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一句话,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浙江属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经济正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老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更是有许多私企老板和个体工商户。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如何,纳税与否就是一个“试金石”。一个现代公民所应具有的法治精神,往往大义寓含于细节当中。对于中高收入者特别是一些私企老板和个体工商户来说,已经比那些低收入者拥有太多——工作环境好,房子住得大,生活水平高。这时候,拿出该缴的钱,用于社会二次分配,这体现一种社会公平。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政策宣传的深入,以及申报制度的完善,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
纳税申报人数量不多,除了纳税意识不强,还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担心吃亏。总认为“出头椽子先烂”,担心先交会吃亏,于是不免有等待观望以至侥幸躲避的心理。二是对申报的条件、程序,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些具体政策界限不甚明了。三是怕露富。纳税意味着露富,露富就怕三亲六戚上门来,就怕有人上门拉赞助。
上述原因中,第一条是主要的。其实,一个人申报纳税,是谈不上“吃亏”的。作为一个现代公民,责任心得到体现,基本素质得以养成,纳税的义务也让你因此得到相应的种种权利,所有这些远甚于你所交纳的那些钱。再者说,心存侥幸躲避,终究不是个事。有则消息说,北京的税务部门近期将陆续“一对一”约谈逾期未报者,要求其到税务部门说明理由。约谈之后,未报者要限期改正。期限内仍不报者将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被处以2000元至1万元罚款。引用这一消息,不是想吓唬谁,而是想善意地提醒一下,等到那个时候再申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