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泰顺廊桥何以“走进”哈佛课堂
· 三门千余养殖户学写“养殖日记”
· 杭师院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
· 老红军龙潜将军展览馆开馆
· 一篇“社情民意”催生1号提案
· 中国美院
建筑艺术学院昨挂牌
· 椒江残疾人自理训练营开营
· 大陈岛东南外海
海域发生一起
船舶碰撞事故
· 民企老总担纲“首席安全执行官”
· 长兴生态养殖重现“鱼水和谐”
· 南极勇士昨凯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泰顺廊桥何以“走进”哈佛课堂
赵 畅
  精美的泰顺廊桥漂洋过海“走进”了美国哈佛大学的课堂,成了哈佛学生心目中一道极具中国特色的风景,并且作为中国传统地域文化的代表,使哈佛学生打开了研究中国的一个“窗口”。

  地处浙南山区的泰顺至今仍保存着传统的桥梁、官道、民居、寺庙,以及宗祠、家谱等。其中30余座廊桥至今仍在使用。泰顺廊桥“走进”哈佛,至少给我们三方面的启示:一是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保护抢救是我们的一项使命;二是传统文化是基因库,传承、提升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三是传统文化是外国人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开放、交流是我们的一大任务。

  从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我国文物流失逾1000万件,涵盖了书法、绘画、青铜器、陶瓷、甲骨、典籍等许多种类。不仅如此,国内新的流失、消亡也没有绝迹。一些城市在所谓的“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中,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许多积淀丰厚人文气息的历史街区“味道”不再;一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风格无存;部分文物保护单位被拆除和破坏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就泰顺而言,如果没有保护,就不可能有今天泰顺的传统文化;没有保护,泰顺的“廊桥”也无法“走进”哈佛。

  我们要把传统文化作为我们今天创造生活、建设新文化时提取基因、提取元素的仓库,让它成为源远流长、应时而动的“活水”,就需要在普及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特别是倡导青少年用心学习上做些实事,下点功夫。泰顺廊桥“走进”哈佛,令外国学生有所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提升,许多放在我们眼前的宝贝,需要让我们的青少年知道,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余秋雨先生说得好:“文化交流的结果,具体来讲,其实是普通人对某种文化的自然喜爱和寻常好感,而不是概念式话语。实践证明,从效果来说,形象大于思维,感性大于概念,行为大于口号。”如果说,文化交流必须选择真正具有国际说服力的感情形象,一个泰戈尔,就让印度文化纳入了西方主流文化;一个海明威,让欧洲文化接受了美国文化的话,那么,泰顺廊桥“走进”哈佛,是不是也实实在在起到了积极的文化纽带作用呢?其实,文化交流自需要更多地借助有特色有魅力的人或物来进行,以此让外国能够真正历史地了解中国,全面地认识中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泰顺廊桥何以“走进”哈佛课堂 赵 畅 2007-4-9 48256F32002924A6482572B100125DE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