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刚 通讯员 金骏 曹亮) “我这个企业法人代表,还是CSO(首席安全执行官)。”在平湖市的浙江华城集团,谈起自己的“头衔”,董事长张祥林颇有些自豪。在嘉兴市,像华城集团这样员工超过200人的规模民企,如今已实现了“综合治理进民企”全覆盖,企业老总纷纷成为综合治理组长。
“综治进民企”是我省在建设“平安浙江”过程中,从群众经验中总结提炼出的一个平安“法宝”,是我省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新拓展。去年5月,省委、省政府在嘉兴召开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全面推广了这一经验。而作为在全省率先开展“综治进民企”的地区,嘉兴百姓也从中得到了实惠:去年,该市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7.91%。
把本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让企业一起来共同承担,这种做法会不会增加企业负担?“综治进民企”在嘉兴两年来的实践消除了人们最初的疑惑。
“为了落实‘综治进民企’,2005年底,我们和周边村联合,成立了村企联动中心,实行治安联防、矛盾联调、消防联管、法制联宣、技防设施联用。一年多来,效果好得超乎预期,企业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年终也没有发生一例劳资纠纷,而企业为此投入的成本也很小。”谈起“综治进民企”,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中法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调委会主任祝光祥赞不绝口。
在“综治进民企”实践过程中,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嘉兴市还采取了不同的实施方式:对大企业,从退居二线的政法干警中选派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同志任综治指导员;对地域相邻的民营企业,实行联合治理、互派互防;对小企业,以村(社区)为依托,将小企业的内保人员组织起来,实行群防群治。
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问题和困难解决在基层。嘉兴市政法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把“平安”视为公共产品的话,既没有增加企业负担,又促进了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综治进民企”,正是浙江这样一个民营经济大省实现和谐稳定发展的法宝之一。
目前,嘉兴市已在秀洲区华源集团等合资、日资企业中,积极探索“三资企业”的综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