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5日宣布,决定从2007年4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将是央行今年以来第3次、去年以来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0.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
“频频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说明央行对银行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保持高度警惕。”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所谓银行流动性过剩,通常是指银行资金充裕,信贷投放的冲动较强。央行数据显示,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7.2%,增幅比上月高1.2个百分点。消除季节和春节因素后,人民币贷款增幅环比折年率为21.8%。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138亿元,同比多增2647亿元。
发展改革委提供的信息显示,银行流动性过剩依然是当前宏观经济的突出问题,从今年前两个月的形势看,问题还在发展。专家认为,流动性过剩会使国内资金面偏多、投资和信贷持续上扬势头难以控制,并会导致经济失衡等潜在后果。
“2007年以来,央行已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存贷款利率,这种货币政策工具出台的频率为近年来罕见。”南方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苏彦祝分析说,“央行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收缩银根,破解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蔡志洲说,国外对金融市场的调节以利率为主要手段,但国内的实际情况是,企业有较强的贷款冲动,银行有较强的放贷冲动,而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能直接从银行手中收回资金,限制银行放贷能力,效果比较明显。
对于股市的反应,一些专家表示,简单来看央行这一举措为收缩银根,对股市有利空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
央行5日表示,今后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流动性水平基本适度,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本报综合新华社4月5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