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互联网上的“历史发烧友”
· 东阳一对翁婿的故宫情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电视里的历史题材作品,不管是像《雍正王朝》这样的电视剧,还是《易中天品三国》这样的知识性讲座,大大催生了网络上读历史的热潮。但仅仅把这种影响看作是单向的,并不准确。事实上,网络上的读史热,以时间和篇幅上的广度,反过来也着实大大强化了电视中的历史热。
互联网上的“历史发烧友”
■本报记者 竺大文 实习生 王晓丽
  线上和线下的互动

  曾经遇到一位影视制片人,他感叹说,现在要拍历史题材的片子,比过去难多了。要不干脆摆明了是戏说,(不过,这个现在不那么卖座了)否则,考证一定要严密。毕竟我们都没在古代生活过,错误防不胜防。

  而他最担心的批评,居然不是来自专家,而是来自热心的网民。这位制片人说,他们太厉害了,头发丝一样细的错误都逃不过去。

  好像是一个印证,央视不久前播放的历史大片《贞观长歌》,受到了这些网络上的历史爱好者们的严格检验。在各种讨论历史的论坛、博客上,相关的内容比比皆是。其中许多细节的追究,读了之后,让人好像补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比如,网友们指出,第一个镜头中皇帝坐的那把龙椅的款式就不对。据记载,初唐的皇帝是不可能坐椅子的。那时候,一般坐的东西称之为“床”,当然这个“床”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床。又比如,皇帝服装该用什么颜色也没搞清楚。唐代皇帝的朝服不是明黄色的。还有,初唐的大臣们见皇帝一般是可以坐的(宋以后才没了大臣的座位),而用不着像电视剧里那样都站着……

  瞧,这电视剧才刚刚开始,已被挑出了这么一大堆毛病。难怪,我们要把这些痴迷于历史的网友称作“历史发烧友”了。

  显然,电视里的历史题材的作品,不管是像《雍正王朝》这样的电视剧,还是《易中天品三国》这样的知识性讲座,大大催生了网络上读历史的热潮。但仅仅把这种影响看作是单向的,并不准确。事实上,网络上的读史热,以时间和篇幅上的广度,反过来也着实大大强化了电视中的历史热。

  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能够告诉我们,究竟有多少人,特别是年轻人是通过网络收看《百家讲坛》的。这个节目,原本在电视里播放的时间是中午1点左右和晚上12点。正常上班的人们很难收看。而在网络上,尽管有着侵犯版权的嫌疑,大概在当天傍晚,各种下载网站就有节目源了,播客也会提供实时播出。

  不仅如此,更多的“历史发烧友”们马上就这一期的节目展开辩论,有的分析观点,有的查证史料,有的提出疑问,还有人答疑解惑。第二天,在相关论坛上,等待上班族的已经是根据最新一期讲座内容及相关史料编撰而成的类似于论文的深度解读了。这种网络上的热情和推动,恐怕也超出了节目组当初的预料。

  线上的历史热和线下的历史热就这样蔓延到了一起。

  发烧友和粉丝

  当然,既然是在网络上,既然是发烧友,总有些和日常生活中不太一样的好玩的东西,比如网上的PK大战就是。

  通常,我们用“发烧友”这个词来形容对某种事物有着过度迷恋的人们。这里多少带点善意的嘲笑。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另外一个时髦的字眼:粉丝。在网络上的“历史发烧友”中,还真不乏粉丝的存在。只不过他们的崇拜对象是一些历史人物。

  “天涯论坛”的“煮酒论史”板块算是国内非常活跃的地方。2004年,这里曾经发生了一场PK大战。当时,由于《汉武大帝》的播出,卫青和霍去病忽然间赢得了不少崇拜者,他们进入这个论坛,图文并茂,热情洋溢地歌颂自己的偶像。他们起了专门的名字:“亲卫军”和“霍家军”。这比之后超女的“玉米”、“凉粉”之类还要早上一年。一时间,整个论坛蔚为壮观,论坛首页差不多被双方PK的帖子占满了。

  这大概就是网络历史粉丝的兴起。事实上,这种争论在网络上常常发生。比如,在三国迷之间,周瑜和诸葛亮的粉丝间的瑜亮之争,历史就更悠久了。后来,还有了曹操和郭嘉的拥护者,也声势浩大。

  于之帆老师是一位中学历史教员,他本人也常常用网名在论坛上发言。他认为,像这种历史粉丝之间的对话,在传统的历史学者或者一般旁人看来,固然是有些好笑的,但在不经意间,却普及了历史知识。

  他说,在教育中,很强调用良性的竞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参加这种历史人物PK大战的网友,应该都是成年人了,但为了一举将对方说服,双方都不遗余力地去钻研历史。只有看过那些帖子,才会知道双方对史料版本的考证功夫已经到了何等深入的程度,常常令他这个教历史的人也自叹不如。

  他介绍说,有时候,争论的话题可能缺乏学术价值,比如近来挺热的“明朝厉害还是清朝厉害”,注定是个说不清楚的话题,但你想要对这个话题发言,就得对明清社会、经济、思想、军事等状况都有一定的了解。而有些现在网上的热门话题,则可能也是史学界一直有争议的,比如对方孝儒的评价,“睢阳吃人”事件等。

  事实上,比起动不动就挖掘皇室秘事和宫廷“权谋”的影视作品,网络上的讨论,从主流上看,无论是题材还是史料的运用,都要严肃得多。即使是其中最狂热的“粉丝”之作,它的资料来源几乎都是经过严格考证和研究的专业历史著作,它的作者也是从经典的历史典籍而不是对历史的戏说中吸取营养的。

  草根看历史

  在书店里,各种各样的历史题材的书籍更是摆满了最显眼的柜台。这里面固然有像易中天这样的学者,更多的却是从网络上走下来的“历史发烧友”。

  只要稍稍翻阅这些读物,就会发现他们的写作方法和以往的历史普及读物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些读物意味着一种从草根角度来解读历史的热潮。像讲故事一样讲历史,这是目前各种历史书中最热门的一个种类。

  这再次说明了,文章不在于说什么,而更在于怎么说。用一位作者在后记中的话说,就是:当干巴巴的事件概述、年份、地名、意义,被用来做填鸭饲料。这种教育方式,就像把一盘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好菜冷却、风干,分解成各种原料:维生素、糖、盐、味精,让你一样一样吃下去。我想像不出有什么事能比这更愚蠢。 

  现在,来读读这一段吧:

  姓名:朱元璋;别名:朱重八;性别:男;民族:汉;血型:?;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不是,后曾自学过;职业:皇帝;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主要经历:1328年——1344年,放牛;1344年——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1347年——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1352年——1368年,造反(这个猛);1368年——1398年,做皇帝……这段颇为“无厘头”的文字就是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的开头,将明太祖朱元璋解构成了一个和现代求职简历表上的普通白领没什么区别的人物:也是有姓名、性别、民族等各种符号,也是经历了“那些事儿”。

  显然,这种从未有过的写作手法成为了区别于以往传统写史的一大特征。身为作者的网络上的这些“历史发烧友”,其本职都非从事历史研究,这使得他们在写作中更不受既有的框架约束。《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26岁,是广州一位普通的公务员,用他自己的话说,白天上班,下班后在街上散步半小时酝酿情绪,然后吃饭洗澡,写到晚上十一二点,倒头就睡。就这样,《明朝那些事儿》在新浪论坛上创下了惊人的纪录,点击量超过300万,赢得一帮自称“明矾”的粉丝。

  “当年明月”描述自己:不打麻将,不唱卡拉OK,天天在宿舍,同事问我都在干吗,我不能告诉他们我在写历史,一来不想被打扰,二来无法解释。 

  历史学者樊树志不久前说,历史本来就是叙事。叙事史本该成为主流,现在却变成支流。而且,多年来我们把历史搞成了科学,结果大家都去写高深莫测的东西,通俗历史读物反倒被忽视了。学术完全可以做得深入浅出一点。历史学家应该多做做这方面的工作。如果大家都朝这个方向努力,我相信“历史热”会变成恒温。

  我们知道,在遥远的过去,历史曾经是部落中少数特权阶层才能掌握的东西。即使在不久之前,我们也只能通过为数不多的专著和普及读物来了解历史。网络使得历史资源大大开放了。现在,如果我们在当天的电视里看到一个陌生的历史名词或者人物,比如,不知道姜维是谁,只要去搜索一下,就能轻易得到答案。

  有些网络上的“历史发烧友”甚至热衷于做这种看似简单的解答工作,在诸如“百度贴吧”、或者“百度”知道这样的地方,总有许多热心人在回答网友的提问,彼此之间还以解答了多少条疑问为荣。    

  热潮中的冷看法

  “十年砍柴”、“押沙龙”,一看就知道是网名。“十年砍柴”本职工作是在媒体写时评,他戏称自己是历史票友;“押沙龙”在外资公司做技术工作,用他的话说,工作中基本用不到文字。

  这两位,都算是有相当知名度的写手了。“十年砍柴”还是人民网和中国互联网协会评选出来的2006年度“社会责任”十佳博客之一。他们的不少文字都是与历史相关的。与“当年明月”有所不同,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的一种剖析和评点,代表着网络上比较严肃的一派。同样,在网络历史热的现状中,他们也保持着相当冷静的观点。

  “押沙龙”1976年生,在杭州读的大学。但是,他说,和专业的历史学者比,网络上的历史评点者无论如何在史料的占有上还是有欠缺的。现在明代的历史很热,同样是这段历史,写《万历十五年》的学者黄仁宇通读过《明实录》,网友不可能有这个精力和毅力。

  他的新作《出轨的王朝》,描述的是晋代的历史。他说,选这个题目完全是编辑定的。那段时间他正在读《晋书》,编辑听了就让他写这个。好在晋代的史料不算太多,掌握起来方便一些。

  他说,大部分在网络上写历史的人,认为专业人士文字枯燥,观点迂腐。而按常理来说,总是越专业说话越谨慎。当然,专业论文里的差错也很容易找到。

  说到他写的书,他说,以前在网上发帖子,可以随便说。要准备出书,自己一下子端起架子来。开始写得很苦,都快写不下去了。他只在双休日写,后来截稿时间近了,一个周末就要写一万字。

  对于他业余钻研历史,他的家人也没反对,觉得周末闲着也是闲着。但后来写书的时候,妻子觉得他写得太急太累了。他说,其实是没经验,所有的作者都会拖,自己把合同看得太认真了。

  “押沙龙”更多地看到网络上的历史热中不成熟的部分。他认为,历史热的背景是大多数人平时很少读书,应试教育已经把许多人变得厌恶读书了。大学的历史系也仍然是不太有学生主动报名的专业。并且,网络历史热常常出现跟风,比如某个电视剧播出了,大家就都一窝蜂地去讨论与之相关的历史。这样,不免有着很多局限,比如外国的历史就很少有人关注。

  “十年砍柴”的观点在很大程度和他相近。“十年砍柴”的成名作是《闲看水浒》。通过对这本小说中的人和事的重新审视,挖掘出不少有趣的观点。他刚出版的另外一本评点明朝社会的书,也不时有奇妙的剖析。

  他说,时评写多了,会有被掏空的感觉,心里发慌,重复来重复去都是一些车轱辘话。历史是最丰厚的一种阅世察今的资源。所以,我有意识地进行历史写作,但并不是和现实疏远。一种历史现象被广泛讨论,本身就有现实意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互联网上的“历史发烧友” ■本报记者 竺大文 实习生 王晓丽 2007-4-6 48256F32002924A6482572B200066F7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