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请名医飞赴非洲动手术
· 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
· 认真读一读基层这本“书”
· 听到家人声音真开心!
· 农民打工不出村
· 释放被扣留的15名英国水兵
· 动物起源时间提早了5000多万年
· 防雷检测,这种钱省不得
· 省政协举行主席会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临海尝试“村企连结”,村里免费提供厂房,企业培训村民从事来料加工
农民打工不出村
  本报讯 (记者 叶晖 通讯员 林学富 陶晓庆) 时下,在台州各地普遍存在这样一个尴尬现象:一边是相当一部分企业既缺厂房,又缺工人;另一边则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力就业无门,许多村的公用旧房则空置着。

  近日,临海市探索出了一种新型村企合作方式——“村企连结”订单培训模式,合理优化农村资源和企业资源的组合,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据介绍,“村企连结”订单培训模式的主要做法是,村里免费提供厂房,企业来料请村民加工,并在加工前对农民进行集中培训。

  该市东塍镇康三村共有532户1600人,去年人均收入不足4500元。全村1061名劳动力中有255人从事二三产业,留下的大部分是无一技之长的妇女和中老年人,他们无力出去打工,只好在家务农。今年初,该村经市农业局的牵线搭桥,与临海市永强集团公司进行“村企合作”试点,村里拆掉了旧公房,建起标准厂房,免费提供给公司使用。“永强”则把需加工的产品原料运到村里,派出技术人员辅导农民进行加工,每年可为村民带来500多万元收入。

  “永强”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康三村合作,既解决了企业招不到人、厂房不足等问题,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回报了当地百姓。

  今年51岁的村民何金通说:“现在,我们赚钱不用出村口,还学到了技术,村民们都很开心!”他说,“永强”教他们编藤技术,编一把藤椅15元钱,一人一天能编三四把,夫妻俩一天就有100多元收入。

  “这一模式,既减轻了农民外出打工和培训的成本,又减轻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优化了农村资源与企业资源的组合,节约了社会资源。”陈宰金说。据介绍,该市今年计划再建立20个左右的培训点,推广“村企连结”模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农民打工不出村 2007-4-5 48256F32002924A6482572B3002532B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