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儒 藏 》“救书”,更是“救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国内三十家高校携手修典,规模大过《四库全书》,还将收入国外历史上的儒家著作。编纂中心主任和首席专家汤一介评价这项抢救性盛事——
《儒 藏 》“救书”,更是“救人”
  《现代汉语词典》曰:“藏:佛教或道教的经典的总称,比如《道藏》、《大正藏》。”词典没有提到《儒藏》,因为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儒藏》。《儒藏》名词的出现,不过短短数年。

  《羊城晚报》记者在中山大学哲学系采访时发现,资深教授冯达文率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一群师生在整理和标点《儒藏》。追问之下方知,“《儒藏》编纂与研究”项目是国家重大文化学术工程,由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汤一介任编纂中心主任和首席专家,与全国30家高校和科研机构携手合作,是一件世纪修典盛事。

  为作进一步了解,记者近日前往北大,在未名湖畔朗润园一套温暖的宿舍里,采访了80岁高龄的汤一介先生。

  《儒藏》大全本12亿字

  全部编完将耗时16年

  记者(下简称“记”):“古人都没做这件事情,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做?”

  汤一介(下简称“汤”):2002年11月,北京大学提出来想做《儒藏》。当时开过一个会,季羡林先生和张岱年先生都参与了。从中国历史上看,佛家有《大正藏》和《续藏经》;道家有《道藏》和《续道藏》,但是儒家没有《儒藏》。清朝编《四库全书》,相当部分是儒家著作,但它并不是纯粹的儒藏。于是我们考虑,如果编一套《儒藏》,可能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对增加民族凝聚力,对儒学走向世界都会有意义。

  记:《儒藏》的基本框架是怎样的?

  汤:《儒藏》精华本2亿字,比7亿字的《四库全书》小。《儒藏》大全本12亿字,就比《四库全书》要大。《儒藏》的精华本准备在2010年编完,大全本准备在2020年编完。编辑时间是16年,完成出版的时间可能要再往后延四五年。

  文献典籍浩如烟海

  需一一断句加标点

  记:你们编纂《儒藏》有个重要特点,就是全部有标点。能入《儒藏》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没经过标点整理的有多少?

  汤:恐怕占三分之二以上。长远来讲,以后的人阅读古书,没有标点就比较困难,有标点便于研究和利用。不仅要有标点,还要有校勘记,注明在各种不同的版本中,我们是怎样做取舍的,这样就有文献的价值,也有研究的价值。

  记:标点和整理古籍是一件极苦的差事,为什么要这样做?

  汤:使我感觉非常深刻的一点是,汉文的《佛藏》有20多种,虽然经过了整理,但大部分没有经过标点,也比较少有校勘记。唯独日本的《大正大藏》有断句,有校勘记,这样用起来就比较方便。现在全世界研究佛教的,使用的标准通行本是日本的《大正大藏》。我们就想到,如果不把《儒藏》也进行系统的整理,做出标点和校勘记,难道也要等到外国人来做?

  “救书”先得“救人” 现在不做以后更难

  记:能够对古籍做标点的人,全国恐怕也不多吧?

  汤:老一代的重要学者大部分都去世了,下一代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还有一定缺陷。所以,像我们这些七八十岁的人,我们这一代学者,有这个义务和责任,为我们的民族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记:就这么几年功夫,张岱年先生不在了,季先生也97岁了,您在北大老学者中算是个年轻人。全国的情况也差不多。

  汤:有人这样讲,说做这个《儒藏》,主要不是抢救书的问题,是抢救人的问题。就是说你现在不做,以后做起来就更困难了。还有一个意思,我们这个文化传统,如果不把它很好地继承下来,对自己的文明都弄不清楚,中国的发展会好吗?

  博士生重学咬文断句 《儒藏》背后有个人才库

  记:日本人标点《大正大藏》时用了多少人?

  汤:他们用了100多人。因为《大正大藏》很小,大概100本。我们很大,光是精华本就300多本,全国30所高校中大概有接近300人参与;到编纂大全本时,全部1000多本,更要动用比较多的人。

  记:我了解到人才队伍是个很大的问题。一些参与进来的博士生,要从古文的断句开始训练,然后才能操作。

  汤:这个情况很多学校都有。我自己的想法,这个项目最后的结果,应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完成了《儒藏》的编纂;二是研究的成果;最后是培养出了一批人才,这决定了精华本之后的大全本谁来做。

  国外著作占五分之一 水平应该是中国更高

  记:听说一些亚洲国家的儒学著作也要收入《儒藏》?

  汤:我们没叫《中华儒藏》,就是要把国外历史上的儒家著作收一部分进来。目前日本报来的书一共是42种,越南有10种,韩国的正式目录还没选定,可能有48种。这样一共是100种书。《儒藏》精选本总共560种书,他们占了将近五分之一。

  记:这都是他们国家的前人研究儒学的著作吗?

  汤:也包括中国人流失在外的儒家典籍,现在保存在韩国和日本,特别是保存在日本的相当多。我们这次在《儒藏·论语》部分,就采用了日本正平版的何晏《论语集解》,这是传世《论语》中最早、最完整的单集解本,是汉魏古注的集成之作。

  记:有一种说法,认为日本、韩国、越南的儒学研究水平都不低。有的甚至同中国有得一比,您怎么看?

  汤:儒学传到他们那里去的时间比较晚,如果从经典系统讲,他们再高,也是从研究中国的思想发展起来的,或者结合他们的价值观,来阐发对儒家经典和儒家思想的认识,但是很难说他们就比我们更高。

  主编都是学科高人 层层把关保证质量

  记:编纂《儒藏》,毕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如何保证质量?

  汤:2005年,我们先编了一本样书《儒藏·论语》,各个高校都用这个作为操作范本。到现在为止,送来初审的有100多部。由于这300个学者水平不一,为保证质量,我们定了一个规则,要通过初审、通审这两个阶段,才能送主编,主编审定才能送出版。

  记:主编在学术界应该是怎样的位置?

  汤:大部分都是学科方面的专家。你看《易经》,是山东大学的刘大钧来做。他是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主任,而且是国家的易学研究基地主任。再说《诗经》,我们请董治安来做,他已经70多岁了,是古籍整理专家,又是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又比方出土文献类,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易经,还有郭店出土的文献,那都是公元前300年的儒学典籍,这些是请庞朴做主编,他的专业领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文化史,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

  古文研究见仁见智 尽量确保不出差错

  记:我们阅读古文,时常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导致不同的断句。如何避免错误?

  汤:就拿我们来讲,一本从来没读过的典籍,想一下把它弄清楚也不容易。比方二十四史,当时都是非常著名的专家如顾颉刚这样的人物做的,都还有错误。错误有两种情况,一种属于判断不同,导致理解各异。一种是知识不够,如果不知道这个东西原来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无知当然难断。

  我想,不敢保证一个错误都没有,但是绝大部分是不错的。比如日本《大正大藏》,几乎每一页都有一点错误,但是大家还要用它。你不用它,用别的更不行。别的都没有标点和断句,对一般人来说会错得更多。

  《儒藏》编纂计划

  出台始末

  2003年8月,教育部将“《儒藏》编纂与研究”设立为200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并面向全国高校公开招标。北京大学中标。

  北大提出的方案是,由牵头单位提出总体设计,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主课题的编纂任务分解成若干部分,同时确立若干子课题的研究任务,然后通过协商,邀请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有关专家学者分别承担各项具体任务。

  《儒藏》编纂设想刚一提出,就受到了国内众多知名高校的普遍关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20多所高校加入到这个前无古人的学术工程中来,准备承担相关的研究任务。

  名词解释

  “藏”,是由动词聚藏、典藏转化而来的名词,专指丛书编辑的群集。另外,“藏”还有收藏的意思,“儒藏”就是把儒家经典收藏起来。

  历史上虽无《儒藏》之名,但历代王朝都有过汇编儒家经典的举措。明清两代就有学者提出编纂《儒藏》的建议,但因工程浩大,没有能够实行。《四库全书》虽然有《儒藏》之实,但也不能完全代替一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超越政治标准、文化眼光和历史局限的具学派性质的儒家文献典籍之汇编大全的《儒藏》,因此,能够编纂这样一部《儒藏》将具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

  (综合《羊城晚报》、《文汇报》、新华社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媒体点击 00009 《儒 藏 》“救书”,更是“救人” 2007-4-5 48256F32002924A6482572B3002A7119;浙江日报000092007-04-0500013;浙江日报000092007-04-0500014;浙江日报000092007-04-0500015;浙江日报000092007-04-0500017;浙江日报000092007-04-0500016;浙江日报000092007-04-0500018;浙江日报000092007-04-0500019;浙江日报000092007-04-0500020;浙江日报000092007-04-05000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