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有感于何振梁的“一二三”
· 绿衣使者把扶贫赠订党报送到山区农家
· 农田送进“托管所”
· 蹲点调研,书记们收获了什么?
· 我省“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先进受表彰
· 求真务实抓落实
心系群众谋民利
· 黄岩“2·4”特大放火案侦破始末
· 村干部轮流当起“电台主播”
· 今年清明不下雨 扫墓烧纸要当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起小纠纷,竟引发我省10多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刑事大案
黄岩“2·4”特大放火案侦破始末
本报记者 朱海兵 通讯员 冯常华 周政雷
  台州黄岩“2·4”特大放火案的犯罪嫌疑人刘卫雄于3月29日被检察机关批捕。今天下午,负责侦破此案的专案组在黄岩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疑释惑”。    

  “放火”是如何作出认定的

  今年2月4日凌晨1时43分,黄岩东城开发区绿汀路224号一幢两层房屋发生火灾。3时10分,大火被全部扑灭,烧毁房屋13间,死亡17人、受伤6人,伤亡人员均系外来务工人员。

  如此惨剧,令人震惊。

  经警方初步侦查,起火点位于该幢房屋一家服装店面的卷帘门下,地面上有带状液体流淌烧灼的痕迹。同时,警方还发现了一个很关键的证据:从案发现场对面的监控录像里,发现起火时有“轰燃”现象,而起火瞬间有一人迅速逃离。

  综合各方面证据,警方认定该案件是一起特大人为放火案件。

  谁是惨剧的制造者,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这是我省10多年来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刑事案件,影响恶劣。2月6日,我省迅速成立了由省公安厅副厅长孟庆丰、台州市公安局局长陈棉权为总指挥的专案指挥部,并调集省、市、区三级公安机关刑侦专家和400多名民警组成专案组开展专案侦查。同时,悬赏10万元向社会征集破案线索。2月8日,该案件被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

  悬赏金为何翻了三倍

  这起特大放火案的起火点是一家经营服装的店铺,店主为乐清人鲍某,她与11岁的儿子均在火灾中不幸丧生。鲍某5年前开始租赁店面,先后卖过蔬菜、小杂货,近两年卖服装,生意一般,案发前,她想以15000元转让店面。

  专案组分析认为,鲍某可能是在做生意或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结怨,最后被人家报复导致惨剧发生,但也不排除案发现场的周边人物。

  时近春节,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相继返回老家,严重影响调查排摸。加上案件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不多,给甄别案犯带来了困难。专案组从最基础的做起,对重点侦查范围内的数万人进行逐一排查见面。专案组以鲍某为重点,全面排查各种矛盾关系,对排出的100多条重点线索进行逐条落实,并多次组织警力分赴福建、安徽、内蒙古、上海等地,查证一切可疑线索。

  但线索最后一一都被排除,案件一时陷入僵局。为鼓励群众提供破案线索,专案组承诺对提供线索直接破案的奖励,也由原先的10万元提高到30万元人民币,对提供线索为破案起一定作用的奖励为5000元至5万元。

  人海里是如何捞到“针”的

  3月初,专案组在深入排查中获悉,鲍某的老乡陈某曾将现场斜对面的一间香烟店转让给一个外地人,转让过程中,她还帮老乡讲过好话。不久后,香烟店被拆除,那名外地人多次找鲍某索要其老乡的电话号码,并发生过争吵。

  专案组立即安排人员进行核查,发现外地人系湖南籍的刘卫雄,但鲍某老乡身份不清。刘卫雄,1977年10月出生,湖南临湘人,系黄岩某塑胶厂食堂厨师。调查中,刘自称案发当晚在同事家吃饭后便回住处睡觉,约凌晨3时接到老乡打来的电话得知火灾后才赶到现场。

  专案组随即对刘卫雄所在的某塑胶厂职工进行接触,了解到案发当晚,刘卫雄曾和同事一起骑自行车从厂里出发,准备经事发现场去打扑克,后却借故离开,当夜去向不明。21日凌晨,专案组在刘卫雄暂住处将其抓获。经审讯,刘卫雄交代了放火的犯罪事实及经过。

  纠纷如何“烧”成惨剧

  事情起因还得从去年6月份说起。当时,陈某准备以1万元的价格将香烟店转让给刘卫雄夫妇。鲍某为帮老乡的“忙”,称自己在对面开店已有5年,这里的地段是如何如何好,还攒了不少钱,使得刘卫雄深信不疑,当即就租了下来,并付了一年的房租费。谁知不久,刘卫雄夫妇就得知店铺即将被拆除,为此多次找鲍某索要陈某的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而鲍都说不知道。去年11月,店铺被拆除,刘卫雄蒙受了四五千元损失。

  想起自己因店面损失不能回家过年,家里的债务也无法偿还,刘卫雄愤愤不平并计划报复鲍某。2月2日,刘卫雄将自己在厂内的一瓶易燃物带回暂住处。2月4日凌晨1时20分许,他骑自行车将事先准备的易燃物沿卷帘门门坎倾倒进鲍某的店铺,用打火机点着纸巾引燃后逃离现场。

  令他始料不及的是,这把火最后带来的竟是如此触目惊心的惨剧。

  (本报黄岩4月3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黄岩“2·4”特大放火案侦破始末 本报记者 朱海兵 通讯员 冯常华 周政雷 2007-4-4 48256F32002924A6482572B20043276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