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旅游休闲
3  
PDF 版
· 村中有景
景中有村
· 桃乡花艳客自来
· 宁海积极打造
“霞客之旅”黄金线
· 浙东大峡谷遐思
· 又到牡丹盛开时
· 浙江乡村游进入黄金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乡土与现代共生 开发与推介并举
浙江乡村游进入黄金期
  乡村,荷载着人们太多田园牧歌式的梦想,时至今日,乡村已成为现代都市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而植根于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中国乡村旅游,在经历了最初的摸爬滚打之后,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东风,喷薄而出,幻化为满天繁星,闪耀于旅游业无垠的天空,构筑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作为一种回归自然、崇尚田园生活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充分蕴涵了和谐之乐。在厌倦了都市水泥丛林里的奔波劳碌之后,是来自田野的风拂去了旅人满面的尘埃,是村落里袅袅的炊烟唤起了人们内心曾有的几多美好记忆,是那散发出泥土香味的大地给了疲惫者无穷的力量。乡村旅游,真正满足了人们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在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过程中,也达到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现实和历史的和谐发展。

  乡村旅游同样在城乡之间搭建了文明之桥。这种文明的沟通与交流,既意味着旅游者对农耕文明的体味、了解与洞悉,也意味着乡村对现代文明的日趋开放与包容,更意味着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乡村旅游这一载体,乡村与城市接轨,大批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兴建完善,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人流、物流与信息流,扩大了农民的视野,促进了农村观念的转变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培育,更增强了农民保护历史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的自觉性。正是得益于发展乡村旅游,各类农耕、乡土、民俗等文化元素得到了挖掘,大批传统的民风民俗及民间艺术得到了原汁原味地再现,如舟山渔民画、余姚大碗茶迎客等,真正开发、保护了一大批传统文化产品。

  乡村旅游更是中国农民实实在在的致富之路。在我省一大批被列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的名单之后,隐含着的是一张张从内心里流淌着喜悦的笑脸。不论是杭州的临安、湖州的安吉、长兴,还是宁波的奉化、余姚,衢州的江山,或金华的横店、台州的仙居,发展乡村旅游都使当地村民切实感受到生活有了奔头,幸福有了盼头,富裕就在前头。被宁波市列为扶贫帮困对象的余姚大岚镇柿林村,自开发乡村旅游以来,全村人均收入从发展旅游业前的1569元增加到去年的6000余元,直接经营收入超过了1200万元。原来烂在枝头无人问津的特产柿子,一跃而成为香饽饽,供不应求,仅此一项就为当地村民增加收入近50万元。大批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乡返土,通过从事乡村旅游,在故乡的热土上重新放飞了自己的希望与梦想。

  乡村旅游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知识之海。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自然之美的熏陶,更能唤起游人对生态环境的珍惜和爱护,大量参与性、体验性的农事活动,则不但使游客感受到了劳作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也学到了许多种植、养殖、耕作、捕捞等农事知识。

  当前,浙江的乡村旅游已走过了最初的喧腾,在发展的黄金期,需要的是激情与理性共舞、乡土与现代共生、开发与推介并举、软件与硬件并重。众所周知,任何产业的发展,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性。只有立足规划,突出重点,科学开发,营造特色,才是乡村旅游茁壮成长的长远之路。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样需要寻求乡土与现代的共生。基础设施、接待设施、配套设施讲求现代化,但旅游产品必须姓“乡”不姓“洋”。唯有注重乡土性,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维护文化,乡村旅游的生命力才能久久长长。乡村旅游产品也决不能“养在深闺”无人识,守株待兔,坐等游人,而要勤吆喝,善吆喝,串珠成链,借力扬名。发展乡村旅游,更需要人才的支撑。农民办旅游是新生事物,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赖于知识来消融,唯有高素质的人才与规范化的管理才能赋予乡村旅游一对翱翔的翅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乡村旅游正如万花丛中的一朵奇葩,带给神州大地的是无限春意。(浙江省旅游局供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旅游休闲 00012 浙江乡村游进入黄金期 2007-4-4 48256F32002924A6482572B10012048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