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求学求职
3  4  
PDF 版
· 浙江工商职院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 小型人才招聘
专场成效显著
· 企业单位一万五千岗位好淘金 事业单位一百七十岗位招人才
· 2007高雅艺术走进校园
· 北京小升初将建电子学籍
· 美式教育上课轻松学
· 首个“国字号”航空教育基地成立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从小学会自救自护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创办就业、创业、职业研究教育中心
浙江工商职院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近日,记者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碰到了该院就业办庄老师,她兴奋地告诉记者,一个财会班的学生谢超君,毕业后经学校推荐进入狮丹努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短短几年,如今已成为公司总经理兼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公司创汇额每年跳跃式发展。2006届毕业生徐石良,近期以出色的业务能力和创业能力,被一家公司看中,出资500万元特意为他成立了新的公司,聘他担任总经理。庄老师说:“真是太让我高兴了。当初,学校积极为毕业生推荐工作,开展创业教育,想尽办法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这样的优秀人才。”

  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职业和创业能力,促进毕业生更快更好地就业,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毕业生就业服务上动足了脑筋。如果能培养出更多的创业人才,那还用担心学生就不了业吗?该院为此在开展对学生的就业和职业能力训练的同时,特别加强了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为毕业生铺设更好的就业舞台。

  该院创办的“EPV研究教育中心”(即“就业、创业、职业研究教育中心”),对学生的“就业、创业和职业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教育、训练。通过挖掘宁波商帮创业史、挖掘办学过程中涌现的创业者和近期毕业的创业新秀为学生榜样,点燃学生创业激情;在大学三年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该院就有很多学生把创业作为一种梦想,作为职业的一个起点。同时,该院把创业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从2002年起,学校推出了一位教师带3至4名学生搞专题研究的特长生导师制教育。范拉结、林建峰等两位同学在熊惠平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完成了北京迪信通电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手机连锁经营策划和温州天枫商务有限公司营销及形象策划方案得到公司的认可。还有学生设计的BKD9矿用隔爆真空馈电开关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引来上海一家企业的青睐和投资……这些都增强了学生创业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该院还成立创业班,培养一定规模的、竞争能力较强的优秀创业人才。新生入学后,首先通过EPV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组织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第一次的启蒙教育。进入大二学年后,分“择优重点”培养和“普及教育”两条途径,同步进行创业、创新教育。最后,学生需接受毕业前教育和培训。目前,该院创业班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共有学员200多名。经过创业的培训,不少学生未毕业或一毕业就自主创业。2001级旅游班朱灵艺,毕业实习时就开始创办杭州灵艺科贸有限公司,毕业时已有二家分公司。2004级酒店专业的卢炳晓,毕业才两年,现在已经注册资金500万元于去年10月成立了一家一级货代公司—宁波新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等。

  为了给毕业生创造更好的就业条件,该院专门成立了以主管院长为组长、各系系主任为成员的学院就业领导小组,积极采取措施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努力消除不利因素,为毕业生铺设良好的就业路。该院主动出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除了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以外,学校组织了各种招聘会,并积极向各用人单位推介毕业生,还主动搜集、掌握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及时提供给学生,为学院、毕业生与企业搭建桥梁。另外学院还根据“多元智力理论”,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创立课程学分替换制度,为毕业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服务平台。

  根据对2435家用人单位调查,该院2003届至2006届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称职率在92%以上,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浙江工商职院的毕业生“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岗位能力”特别强。良好的社会评价使80%以上用人单位成为该院的“回头客”,这为该院的毕业生更好的就业营造了优越的就业氛围。从2002年到2006年该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0%,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通讯员 张冶红 记者 陈樱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求学求职 00011 浙江工商职院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2007-4-4 48256F32002924A6482572B2002518D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