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浙江楼市
3  4  
PDF 版
· 杭州楼市投资秘密
· “老年房地产业”
迎来“春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4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老年房地产业”
迎来“春天”?

  “老年房地产业”

  迎来“春天”?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家庭结构变化,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逐渐发生转变,“老年房地产”市场需求日益旺盛。房地产商开始把目光投向“银发族”。

  

  海南购房者六成来自岛外

  大多数为老年人

  各地举办的房展、“房交会”层出不穷。在熙熙攘攘参展人群中,记者发现满头银发的老年人越来越多。

  在去年底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上,以“健康人居”为主题的“两代居”、“三代居”项目类型,受到不少重庆市民尤其是老年置业者欢迎。一些专门针对老年群体开发的养老房产项目备受青睐,展位前围满了人。此外,房地产商推出的到郊县、景区投资购买老年公寓使用权项目,也受到不少老年人关注。

  在以“长寿岛”著称的海南,“候鸟式”养老房产吸引了众多外地购房者。据海南省房地产业协会统计,去年海南购房者中有六成左右来自岛外,其中大多数为老年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家庭结构变化、思想观念转变和社会人口流动性加强,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不断受到冲击。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福利增多,老年人对养老生活有了更高要求,老年房地产市场需求日趋旺盛。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达到1.44亿,老年人市场年需求保守估计超过4000亿元。单就老年房地产消费来说,有关统计显示,我国老年房产需求正呈多样化、迅速增长态势。近年来,老年购买者在众多楼盘购买者中的比例日渐增高,传统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在许多方面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市场期待更高档次、更高品质的老年房产。

  

  房地产商嗅出

  其中蕴藏巨大商机

  旺盛的市场需求刺激了房地产开发商的神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嗅出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纷纷投身“老年房地产”开发,沉寂的“老年房地产”市场出现“春潮萌动”迹象。

  据重庆市商业委员会统计,在第二届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上,参展的房地产企业达30家,大多是重庆本土乃至国内知名房产企业,其中有10家专门从事老年房地产开发。会上6个老年颐养项目签约,金额近40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首届“老博会”上,没有一家房地产商参展。

  重庆市公路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璐说,当前房地产行业竞争激烈,因此主动将市场细分,开发老年房地产,为一些房地产企业打造适应新需求的特色文化产品,开创新的开发模式、冲出竞争困境等提供了良好机会。

  

  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

  产业集群

  有关专家认为,虽然现在老年房地产市场已呈现“春潮萌动”迹象,但要迎来发展的“春天”尚需时日。

  我国“老年房地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制肘,导致整体发展较慢。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老年房地产”市场开发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品质层次低,产业规模偏小,市场上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基本上处于一个“小而散”的发展状态,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长张文范说,所谓“老年房地产”,主要是指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规划、设计、建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房产。它不仅包括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还包括他们对精神文化和环境质量的需求。我国现有的老年福利设施主要以社会福利院和老年公寓为主,其选址规划、户型设计、设施建设等与真正意义上的老年房地产相差很远,真正符合老年房地产要求的房产项目少。

  来自北京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为了给父亲买房养老,他几乎把海南岛跑遍了,却找不到合适的楼盘,有的楼盘虽好,但面积太大、价格太高,有的虽然价格便宜,但住户杂乱,环境差。

  海南省房地产业协会的一位专家坦陈,外地老年人到海南买房子,多看中那里优良的自然环境,但到目前为止,海南尚没有一处能够照顾不同地区老年人养老习惯的养老社区。

  为此,专家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按照“政府主导、社会支持、企业参与、市场推动”的方针,制定和完善扶持老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管理,大力规范老年房地产市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及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企业利益和老年人消费权益,为老年房地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和资本投身“老年房地产业”开发,促进“老年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王义)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浙江楼市 00016 “老年房地产业”
迎来“春天”?
2007-4-3 浙江日报000162007-04-0300026;浙江日报000162007-04-0300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