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个人,胖乎乎的一张脸,笑容憨厚。但是,在他不紧不慢的叙述中,却常常有一闪而过的“火花”,你这才发现朴实的他有着一颗“精明”的脑袋。
他是温岭横峰街道文化站站长林江华。他的名片上还有其他两个头衔:横峰文体艺术协会主席和温岭市金三角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
正如一家企业必然打上创业者的烙印,林江华经营了16年的横峰街道文化站,也折射着他个人的特点。
文化站的“多业经营”路子
“如果你这里不支持我,我就去别的村,到时候村民来骂你,你村干部要负这个责!”
文化站就坐落在横峰的闹市之中,绕着它转一圈,会有“眼花缭乱”之感:你会经过一家综合超市、一家服装超市、一家美容美发厅、一家影剧院、一家餐厅、一家宾馆,以及若干个卖皮革的门面。走进文化站大楼的内部,有练歌厅、游艺厅、溜冰场、台球活动室、图书档案馆、展览馆、文化培训中心、健身苑、广告制作中心等。
谁能想到,这林林总总的文化活动场所、“三产”物业都是属于一个街道文化站的资产。正是这些构成了以影视娱乐中心、文化培训中心、广告传播中心、产业发展中心为主体的“多业经营”。去年一年,依靠自己经营以及物业出租的“多产业发展”,横峰文化站的净收入达到120万元。而这些钱大部分都用于添置新的文化设备、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培训,实现“多业养文”。
然而,这一“多业经营”的路子一开始并不顺利。林江华1991年来到横峰文化站时,面对的是20平方米的一间租用房。建成如今占地8亩的影剧综合大楼、文化活动大楼和文化产业大楼三幢大楼,有着艰辛的创业经历。
1994年,“浙江东海明珠工程”、“台州百星工程”相继出台,给仍是“一穷二白”的横峰文化站带来机遇。重建文化站的设想在林江华的脑袋里冒了出来。他的计划得到了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和横峰镇政府的首肯。他们拨出了一笔经费,但是场地没有着落。
林江华看中的地方在横峰村,因为这里便于将来向各村辐射。但是村干部不同意。这时,他了解到附近几个村都非常欢迎来村里建文化站。心中有了底,林江华带着兴建文化中心的计划来到了横峰村。他先是讲了建文化中心的蓝图和优点,看看村干部不为所动,他撂下一句:“如果你这里不支持我,我就去别的村,到时候村民来骂你,你村干部要负这个责!”
就是这句话,让村干部最终下定决心,提供土地,支持文化站建设。后来,林江华利用当地政府分批拨付的30万元、文化主管部门支持的10万元,以及以个人名义先后贷款的520万元资金,分期建成了3幢大楼。
正像林江华所想的那样,文化中心建成以后,图书馆、影剧院、溜冰场这些场所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当地村民和外来务工者,带来了旺盛的人气。如今这里已是店铺林立,成为横峰最繁华的地带。而人气的聚集,也为文化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培育群众文化的“酵母”
“搞群众文化,一方面要有钱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多业经营解决了钱的问题,而协会就是培育各种活动的‘酵母’。”
长洋村人金月娥能把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演绎得活灵活现。47岁的金月娥,年轻时是横峰越剧团的演员,后来结婚生子,跟着老公办厂,也就渐渐疏离了戏曲。现在儿女大了,事业稳定,也有了空闲时间,又重新加入横峰文体艺术协会戏曲分会。
这个戏曲分会如今有40多名会员,都是戏曲爱好者,不少人还有些“专业背景”,自从有了戏曲分会这个“家”,他们每星期活动一次,大家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搞群众文化,一方面要有钱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多业经营解决了钱的问题,而协会就是培育各种活动的‘酵母’。”林江华这样概括他当时办协会的思路。
戏曲分会是横峰文体艺术协会的8个分会之一。横峰文化站每年给每个分会提供1000元基本经费支持他们的活动,还聘请一些专业老师来指导,提供活动和演出的场地,以及外出交流演出的车辆等。这些分会凝聚了一大批文体活动的爱好者,又和村里的俱乐部结对,带动其他群众一起参与文体活动。
方富玲是武术分会的会员,也是六村交界的浮牌殿俱乐部的教练,每天早上教附近的村民打太极拳、舞太极剑。
“3年前开刀,腰都直不起来了,后来跟着老师练了3年,什么病痛都没了。”下叶村村民孔小叶告诉记者。还有个腿脚不灵便的老人,练了两三年,现在已经能独立走路了。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练习的行列。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的“配送中心”
“以前,文化站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宣传,现在,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文化站的工作重点也要向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靠拢。”
在文化站办的《鞋乡文化》简报上,记者看到一则征集“2007年度横峰文化活动建议”的启事。上面写道——
作为“鞋乡”,横峰在新的一年里如何抓住机遇,如何适应地方特色,开展文化工作?
作为农村文化战线的一员,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中有所创新?
作为7万外来建设者的一员,你有什么要求?
林江华说:“以前,文化站的主要工作是配合政府工作搞宣传,现在,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大,文化站的工作重点也要向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靠拢。”
3月13日晚上8点,我们来到文化站所在地。最热闹的是二楼,溜冰场里,年轻人三两结对,欢快地溜着旱冰;台球室、阅览室里,有人或打台球,或在安静地翻看图书。溜一场旱冰3至5元,打一局台球1元,看一场演出或电影2至10元,有时候免费……这个文化“大本营”每天有3000多人次光顾。
文化站就像一个文化“配送中心”,群众要什么,就送什么。群众想看戏,他们请来青岛京剧团、俄罗斯阿穆尔青年文艺团来演出;群众想了解鞋业信息,他们引来全省鞋革图书技术信息展。
本地人口只有2.9万的横峰街道,有7万外来人口,文化站因势利导,和民营企业一起办非公企业文化俱乐部,丰富外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
在鞋企集聚区的非公企业俱乐部,现在有舞蹈队、篮球队两支队伍,节庆时还经常组织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和篮球比赛。“我们的篮球队经常在街道比赛中得第一名。”俱乐部工作人员吴晓黎说。
这个俱乐部的场地由齐江鞋厂无偿提供。该厂的工会主席陈普华说:“企业都很支持俱乐部的活动,职工们有空就到这里打打球,调节身心,增进感情。活动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横峰街道党工委书记郭健跳认为,文化站的工作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文化修养,还对社会安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如《鞋乡文化》上的那一则启事,如今横峰文化站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道路上仍在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