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雨丝,条条入地慰先人;岁岁清明,缕缕相思念亲恩。每逢清明,凭吊先人,传送思念,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民俗。
清明时节,祭奠先祖是人们的一种寄托,一种心情,也是一种文化。可在眼下,一些祭奠物品开始从“轿车”、“别墅”等发展到“私人医生”、“二奶”、“直升飞机”等,这种做法俗不可耐,实不可取。除了充满封建迷信色彩外,巨大数量的祭品污染空气,破坏环境,浪费纸张,与现代社会提倡的“厚养薄葬”格格不入。
我们何不把拜祭和凭吊的方式扩展一点,寻找清明祭奠的最佳方式?随着网络的普及,不少人把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拜祭,这不失为一种文明科学的方式。钱江晚报网络版刊出的追思文章和浙江大学学生提出的网上纪念先师的建议,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清明除了上香祭祖,一家人也可以和朋友结伴踏青,领略自然风光,采撷趣闻逸事。此外,我们还可以到陵园凭吊先烈,追思他们的业绩,珍惜今天的生活。
亲情是永远割舍不断的人际纽带。追思亲人,我们更应注重精神上的纪念。想一想他们的为人品行,表一表他们的在世功劳,说一说他们的哺育之恩,从而不忘记先人的艰苦创业,珍惜家庭的和美,倍加珍惜家庭亲属间的和睦相处和当今的幸福生活,相互勉励,承其美德,秉其遗志,家庭成员之间就多了一份凝聚力,多了一份亲和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清明时节,如果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这样想、这样做了,我们的社会就会增添几份和谐。
寄思故去的亲人,也是一笔精神财富。它可以用来教育后人,倡导一种感恩的美德。工作在外的子女不妨“常回家看看”,跟父母说些暖心的话,帮助干些活儿,节日里多陪陪家人。学会感恩和报答,这样的理念再上升到一个高层次就是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念祖国给我们带来的生活福祉。
朗日皎月共气象,松柏河山寄思念。清明节,如何使这一传统民俗过得更文明,我们不妨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准则审视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做到知荣明耻、尊荣弃耻,摒弃陋习、弘扬新风。让我们大家从自我做起,使这个清明节更有意义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