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8版:生活周刊·艺术品收藏
3  4  
PDF 版
· 淡定从容
· 平民艺术情感的
真诚流露
· 2007浙江中财
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平民艺术情感的
真诚流露

潘鸿海和他的画
●文/王文宾
  艺术简历:潘鸿海,1942年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历任浙江人民出版社美术记者、美术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富春江画报》(工农兵画报)负责人、浙江画院院长。现为浙江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专家津贴。

  创作《又是一个丰收年》、《鲁迅》组画、《马克思刻苦学习的故事》、《囡囡》、《通向村庄的堤》等油画、水粉画为中国美术馆收藏。近年来潜心江南风情油画创作,其中《姑娘行》、《忆江南》等由博物馆收藏。同时出版个人油画作品集十余册。参加三次全国油画大展及多次全国美术大展,并获优秀奖。多次赴美国、日本、东南亚访问、讲学,并展览作品。其作品为各方收藏家收藏。

  画了四十多年的画,成就斐然的画家潘鸿海,从来没有把自己的事业和职业,看得神乎其神,玄而又玄。潘鸿海的父母亲,是久居在上海梅陇的很普通的人,通常的说法叫做没有什么文化。可是,少年报考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时,母亲反复嘱咐潘鸿海的两句话,一直陪伴着他长大。第一句是:“学一门能养家糊口的手艺”;另一句是:“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

  那个年代考美院,虽然录取比例也极低,但毕竟没有现在那样的人山人海,算不上“人多的地方”。人多的地方,虽然热闹繁华,但也很嘈杂,且人散之后大多会很冷落。加上人多嘴杂,泥沙俱下,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呢?还不如平平稳稳、踏踏实实、认真刻苦做件自己乐意的事。普通平民母亲的这句话,在潘鸿海长达四十年不间断的绘画生涯里,已经不仅是人生行为的准则,好像还是在冥冥之中引导他创造探索的艺术哲理。

  潘鸿海有过各种绘画语境的经历。他曾经就职于美术出版社负责编辑当时绝无仅有的画报达二十年。长期的连环画创作既是磨练也是职业,还使他有了十分可贵的与广大美术爱好者接触的机会。偶然的一次参加美展,他的组画《鲁迅》和宣传画《又是一个丰收年》使他在中国画坛崭露头角。直到后来的二十年,潘鸿海出任了浙江画院的副院长、院长,才算名正言顺地职业画画了。这种社会化的艺术经验,使他从容,使他恬淡,使他能够平和地勤奋着,宽容地坚持着,乐此不疲地经营着一方充满韵味的水墨江南。

  潘鸿海在他的一系列江南风情油画中,不经意地把流淌于其血脉之中的原乡情愫,直接以水墨形式倾诉出来,所以便是那样的不羁,那样的自然而然。他的水墨似乎只有两个题材,一个水中金鱼,另一个是水乡少女,都很灵动,很秀丽,没有孤芳自赏的空灵桀骜,也没有拒人千里之外的笔墨炫耀,是那种很亲切、很实诚的祥和的甜美。我想,每个人的造化如何,并不全都是自己想要的结果。终年不断的修炼,一如宗教信徒每个礼拜的功课,精神便都全部寄托在永无止境的过程之中。享受这种生命体验的快乐,超越了功利的褒贬和职业评估,反而更像播种、耕耘和收获,年复一年,那样自在自信,那样得心应手。中国画论中“法无定法”的表述,说白了就是从心所欲,把自己来自生活真诚的感受自如充分地诉诸于画作。而每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画家,对于人文和自然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潘鸿海选择水中金鱼和水乡少女作为他表达独特感受的艺术符号,就是他此时此刻感到最好的和最有意味的形式。潘鸿海汲取了现代江南文化中最令人神往的恬静优雅,提炼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其成为极平民化的艺术情感流露,衍化成淡淡的赏心悦目和静静的乐在其中。不论是春、夏、秋、冬的水中游鱼,还是琴、棋、书、画的文雅少女,不可忽视的精华,在于其中无所不在的现代感。而且,不是那种剑走偏锋的前卫,也不是故弄玄虚的抽象,而是伸手可及,朴实亲切,因此而有可能生成一种人见人爱的心灵沟通。

  忽然想起苏东坡和朋友讨论生命意义时说的话,他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与东山之上,徘徊与斗牛之间”的良辰美景中,面对世态炎凉,人可以悲观失望,心灰意冷;也可以热情满怀,亲近平和。视角不同,积极与消极的心态可以有这样的天壤之别。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拔住自己的头发飞离这滚滚尘世,躲进远离世俗的所谓象牙之塔。

  文化和艺术的美,真好像一个缄口不语的巨人,一个静静游曳在天地之间的幽灵,她无处不在,却无声无息,渗透在每个人的心里,游走在街头巷尾,顽强地左右着时代和众生的命运。人的一生,无法摆脱坎坷起伏,无法回避喜怒哀乐,也无奈地屈从平淡和庸碌。我们只有时时抱着无比感恩的真诚,敬畏她,在与其邂逅中,享受无尽的愉悦。

  像我这样为一个知名画家写东西,就好像与相约的人站在街头巷尾随意说话,深度的肯定没有的。只是,我想,无论画画还是聊天,只要是真诚的,也就算没有枉费了自己的一片心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生活周刊·艺术品收藏 00018 平民艺术情感的
真诚流露
●文/王文宾 2007-3-29 浙江日报000182007-03-2900020;浙江日报000182007-03-29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