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一封农民来信催生一项济困新举
· 陪生姜大王“家访”
· 寻找“活雷锋”
· 宁波不会忘却这个“爱心故事”
· 卡斯特罗已参与政治经济决策
· 河豚味虽美 不可冒险吃
· 我省各地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家小公司带富缙云深山千余户种姜农民
陪生姜大王“家访”
本报记者 施龙有 本报通讯员 卢庆红 项文渊
  记者日前在缙云县三溪乡后吴村见到生姜加工专业户朱唐洪时,他正忙着接订货电话:在福州的缙云老乡周婵芳受当地朋友的委托,请他赶紧发送20多箱生姜茶;县城的“山水一生”农特产专卖店要求多发点货,说每天送去的100箱生姜茶只够卖半天……

  朱唐洪说,生姜茶这样受消费者的青睐,看来今年可以动员农户种植更多的生姜了。

  为动员农户多种姜,朱唐洪每年必做的“功课”就是“家访”几十户种植大户和一些老邻居。晚上,记者随朱唐洪来到了曾经的困难户吴水根家。

  一进吴家大门,朱唐洪就直奔主题:“水根叔,去年收成怎么样?今年要不要多种点生姜?”

  “收入不错!不过我们种4亩姜地已经很累,留点田给人家发财算了!”吴水根笑呵呵地答道。吴水根夫妇以前由于没有什么经济收入,家里欠了不少债。近年来,老两口靠种生姜年收入有2万多元。吴水根说,没有这位“生姜大王”为大家解决销路问题,我们这些种田人是不可能“发财”的。    

  后吴村地处缙云县偏远的高山区,农民有种生姜的传统,但屡屡因“卖难”赚不到钱,5年前,每公斤生姜只能卖到1元钱。吴水根说,我们曾经让生姜烂在田里,不去收挖。

  5年前,为给生姜寻出路,朱唐洪办起“宝来丽”公司进行生姜茶加工。为了开拓销路,朱唐洪带着村里两个小伙子北上辽宁,南下广东,跑了不知多少地方。一趟出去,要花几千元的差旅费,而卖出去的生姜茶有时还不够差旅费开支。朱唐洪感慨地说,那时还是没摸到市场的脉搏,不知道向谁去叫卖自己的产品。最后,朱唐洪学着人家到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上做广告,参加各种“农博会”展示,生姜茶的销路才逐渐打开。

  吴水根说,以前种生姜我们只是卖点小钱贴补家用。因为生姜种多了,价格就低,增产不增收,所以也就不敢多种。现在可好,朱唐洪的“宝来丽”公司按每公斤4元的保底价和我们姜农签定收购合同,姜农就可以大胆种植生姜了。种生姜已经成了三溪乡农民的一条致富路。(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每年,朱唐洪都要向三溪乡和东渡镇的姜农收购20多吨生姜。生姜生产已经成了这两个乡镇的一大支柱产业。尤其是后吴村等10多个村已成了缙云县小有名气的“生姜村”了。去年,后吴村的农民人均收入达7800元之高,其中生姜收入人均就达1600多元。

  吴水根透露了不少村民的种姜“发家史”:湖洲自然村的吴起旺,原本住在离公路5公里外的高山上,种了4年的生姜后,如今已在公路边建起了新房;同村的吴钟洪从外出经商的村民家租了7亩多田种生姜,去年净收入有4万多元呢……

  如今,“宝来丽”生姜茶已经俏销新疆、辽宁、安徽、江西、上海、湖北和浙江等省市。生姜茶不仅上了国内100多家超市的货架,还远销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今年年初,“联华”和“麦德隆”等大型连锁超市集团也专门派人上门洽谈,要求建立长期供货关系。

  从吴水根家出来,记者想起白天在三溪乡政府采访时,乡党委书记田远坚的一番话:是“宝来丽”公司这本“营业执照”带动了全乡1400多户农民走上了种姜致富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陪生姜大王“家访” 本报记者 施龙有 本报通讯员 卢庆红 项文渊 2007-3-22 48256F32002924A64825728E002CF09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