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三个半小时车程外的“乡村体验”
· 本色教育:回归真实的乡村梦想
· 正在回归的“教育之梦”
· 优秀教案遭遇“水土不服”
· 站在农村的土地上 我们是大写的人!
· 一个游戏启发下的“乡村希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个游戏启发下的“乡村希望”
  “我们先不上课,曹老师和大家先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曹晓红的开课方式,显然打破了孩子们紧张的情绪,教室里一阵骚动,每个孩子的脸上充满了惊喜。

  游戏很简单:把自己喜欢的物品和喜欢的理由写在纸上,然后一个个站起来告诉大家。鸠坑乡小学的语文老师胡瑜注意到,不管孩子回答什么,曹老师都进行肯定和鼓励,并且为孩子找出一个表扬的理由。

  “肯定孩子的每一个想法,鼓励思维多元化,这是我们平时很少注意的教学方法。”胡瑜把这一点记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

  简单的游戏玩了不到5分钟,教室里的气氛开始有所变化。在那些受到表扬的孩子们的眼睛里,可以看到闪烁着成功的喜悦。

  教室里高高举起的小手变得越来越多。听课老师发现,原来农村孩子也可以在课堂上那么活跃,没有多媒体的语文课同样可以多彩缤纷。

  胡晓慧举着手发言的时候,她的母亲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一直捂着嘴自己在后面咯咯咯地笑,一脸的害羞,好像发言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一样。“在家里很少说话的,没想到在学校这么聪明。”

  胡珊珊同学的表现最让她的班主任大为意外。在老师的印象里,这个“作文写得挺不错的学生”,却是上课最少发言的孩子。“说话很轻声,一直觉得她太腼腆。”但是,就是这个腼腆的小姑娘,在公开课上却站起来发言了5次。

  在当天的作文里,胡珊珊这样写道:“不知为什么,今天我出奇的勇敢,面对曹老师的每次提问,我总是毫不犹豫地举起右手,好像忘记了后面还有好多人在听课。就算答错了,曹老师也没有半点责备的意思,仍旧是那么温柔地看着你,甜美的声音使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卑。”

  “这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农村孩子那颗柔软的心。”深受启发的童永才,第二天把这篇作文全文贴在了培训班的论坛上。

  徐梦华则开始反思教学方法与农村接轨的问题。“我们缺少的也许并不仅仅是教学能力,还有对孩子们自信心的关注和鼓励。”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徐梦华觉得这是比让孩子掌握课文要点更重要的精神财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一个游戏启发下的“乡村希望” 2007-3-21 浙江日报000102007-03-210003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