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把古山村吆喝到大都市
· 玻雕再现奥运冠军风采
· 农民工夫妻干满十年有房分
· “书店”开到村里头
· 第六轮六方会谈开幕
· 农民在创造自己灿烂的生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嘉宾、农民、网友热议“种文化”
农民在创造自己灿烂的生活
12.5万人次收看视频直播
  本报杭州3月19日讯 (记者 徐园 刘慧) 农民“种文化”百村赛的锣鼓越敲越响。今天下午,在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和浙江在线共同举办的《我们都来“种文化”》报网联动视频直播中,嘉宾与场外农民、网友互动交流,为“种文化”再添一把火。

  “早上起来,妇女在开阔的场地上扭秧歌;村民白天打篮球,晚上有庭院文化活动。演出队不仅在村里演,还到周边的村庄和镇里去。”从台州临海赶来的嘉宾——括苍镇张家渡村村支书许善天为大家描述了如今村里田园牧歌般的文化新景。

  嘉宾临安市青山湖街道朱村文化指导员程行和嘉善县洪溪镇洪溪村农民篮球教练吕瑞泉都带来了村里“种文化”的最新“情报”。

  “我们朱村的农民刚和杭师院的师生打了一场乒乓球友谊赛,‘白面书生’和‘泥腿子’较量了一番。观看的人特别多,每当村里的人赢了,大家都感到特别自豪。”

  “这两天洪溪村特别热闹。向全省发了篮球‘英雄帖’之后,有人说你们洪溪村不要‘吹大’,全省来跟你打。但是我们的心态很好,就是想跟人家交流交流,互相学习,不为别的。”

  今天,浙江在线直播室的背景用了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农民画,有点乡土的气息,又带着喜庆的感觉。直播过程采用了视频互动、电话连线等新形式。

  金华金东区孝顺镇低田村、临安青山湖街道朱村、温州市洞头县垅头村都和现场进行了视频连线。低田村村民在摄像头前还表演了一段地道的“金华道情”。而钱江晚报和今日早报的记者,以及基层文化馆的代表成了“特邀场外嘉宾”,与现场电话连线,畅谈自己的感受。场内场外气氛活跃,不仅场外的农民和网友能听到嘉宾的声音,嘉宾也能从视频上看到场外农民专注地观看直播、积极参与讨论的情景,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民“种文化”的热情。

  不过光农民有热情还不够,要让“种文化”持续下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程行搞了几十年的基层文化工作,他提了几点想法,一个是要发掘一批村里的“诸葛亮”,经常想出一些新点子,一个是县级的文化部门能派人给村里参谋,帮助排节目,提高质量,还有一个是能经常出去交流,增进村民的荣誉感。

  现场两位部长嘉宾表示了对“种文化”的大力支持。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文娟认为“种文化”是非常有生命力和创意的活动,这次“种文化”的“种子”是精挑细选、健壮有辐射能力的“种子”。她认为“种”好文化,除了“种子”要是农民们喜闻乐见的参与性的节目,还要有一个文体活动的带头人,并且,宣传文化部门要帮助农民一起“种文化”,这样,“文化火种”就可以有燎原之势。

  新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潘岳梦认为,农民想“种文化”,但他们缺资金和“种子”,有时候还会缺少“化肥”,所以地方的文化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都要加强扶持。

  “我们的目的是让农民兄弟们开心起来,能够在为我们国家和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自己的精神生活也可以丰富起来。”浙报集团总编辑杨大进也“客串”了一回嘉宾,他表示,“百村赛”“唱戏”的主角是农民兄弟,四家媒体只是提供了一个舞台和平台,起到“帮腔”的作用。他希望农民兄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开心、健康,能够文明,能够更好地创造自己灿烂的新生活。

  今天,12.5万人次收看视频直播。网友们不仅为“种文化”大声叫好,也积极出谋划策,提出一些有新意的点子。

  (相关报道刊第五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农民在创造自己灿烂的生活 2007-3-20 48256F32002924A6482572A30042EB3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