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要闻简报
· 西湖老龙井开摘
· “马大嫂”不再小心翼翼走“猫步”
· 安吉:民工另辟蹊径求职
· 温州城区
最后一批居民
告别挑水喝历史
· 老百姓进一道门办妥所有事情
· 90分钟开完一周的会
· 放心农资护春耕
· 青田华侨为家乡10万农民买医保
· 连降大雨
车祸频发
· 人面桃花相映红
· 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开馆
· 宁波农技“110”静悄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3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近千名农技专家深入田头为农答疑
宁波农技“110”静悄悄
  本报讯 (记者 周松华 通讯员 王伟霞) “3月13日,接到咨询电话0个。”3月13日下午5时,在宁波市农业局值班室,农技专家葛胜平记录下当天农技“110”热线的情况。正值备春耕的关键时期,可今年以来,宁波市农技“110”仅接到6个求助电话。在生产过程中,农民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为何他们不拨打农技“110”呢?

  据了解,农技“110”是宁波市农业局于2000年开通的一条为农服务热线,由33位中、高级职称以上的农技专家轮流值班,接受农民咨询,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宁波市种子公司的高级技师葛胜平就是其中之一。

  葛胜平告诉笔者,备春耕,选种、育苗很重要,也较容易遇到各种难题。他早就整理好了相关资料,随时准备帮助打进热线的农民兄弟。可谁知整整一天,没有接到一个求助电话,这让接了多年热线的他颇为感慨。葛胜平说,以前农技“110”是宁波农民咨询农业技术最主要的途径。每到农忙的时候,一天打进来的热线电话就有20多个。

  “现在的农技‘110’的确比过去冷清了不少。”宁波市农业局科技教育处负责人王方盛拿出了一份统计单向笔者介绍:去年全年农技“110”总共才接到咨询电话58个。农技咨询热线受冷落的情况,宁波各县(市、区)也差不多。

  宁波农技“110”为何冷清?记者在农民兄弟那里了解了原因。“如今,农技专家都到田头了,哪里还需要我们打农技‘110’!”鄞州区姜山镇黎山后村农民黎瑞芳,承包种植了好几百亩的葡萄,是远近有名的“葡萄大王”。他告诉笔者,过去一旦生产过程碰到新问题,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请教农技“110”。可自从去年他被镇里选为农业科技示范户后,镇农技站专门派出了一名专家与他长期挂钩联系。“每隔两三天,专家就会来我的田里看看,什么时候该嫁接、什么时候该治虫,他都会详细地讲给我听,还手把手地教我呢!”

  农技“110”逐渐冷清的背后,正是全市近1000名农技专家纷纷联村入户,深入田头为农答疑。据介绍,近年来宁波市十分重视农民科技服务工作,去年,该市在全省首批开展了农业科技入户试点。目前,全市各级农技指导员已与3079户科技示范户联系结对。

  农业科技入户也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农技水平。如今,农业生产上的普通问题已经难不倒那些联系户。在农技人员的带领下,这些农业科技示范户还成了周边农民的“农技小老师”,近6万名农民从中受益。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新闻 00005 宁波农技“110”静悄悄 2007-3-17 48256F32002924A64825729E006780E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