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开化百名留守儿童
找回“快乐童年”
· 两个人的爱情,谁来埋单
· 杭州缝纫工缺口3万至5万人
· 上海公共招聘网
公布“十大求职陷阱”
· 何必匆忙?
· 以营造和谐消费环境为己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志愿者当“特殊家长”
开化百名留守儿童
找回“快乐童年”

  本报开化3月15日电 (通讯员 朱建平 毛水华 记者 严元俭)开化音坑乡姚家村30名志愿者当“特殊家长”,100多名留守儿童在俱乐部找回了“快乐童年”(本报3月2日、3月7日一版曾作报道)。3月14日,开化县在此开现场会,在全县推广这一做法。

  姚家村有1100多人,外出务工经商的近600人,钱包鼓了,楼房多了,可留守在家的100多位儿童却失去了快乐……由于没有父母照料,村里有位小孩在外流浪,耳朵得病,不能及时治疗而变聋了;去年夏天,村口的小溪淹死一名12岁的留守儿童。这两桩事在村里引起震动。

  千万不能苦了孩子!去年9月,姚家村花了3万多元,整修了一幢旧房,添置了电视机、课外书和多种体育器材,成立了留守儿童俱乐部。

  谁来看管这些留守儿童呢?村干部决定招募志愿者。33岁的村幼儿园教师郑建玲,成了首批志愿者。“看见这些可怜的孩子,心里难受啊!”郑建玲说:“我来当志愿者,帮他们找回快乐的童年。”

  村里的老人、退休教师和周末回家的年轻人共30人加入了志愿者行列。他们有的负责打扫卫生整理器具,有的给孩子们辅导功课,相互分工协作。“孩子是新农村的主人,应该多关心他们。”小学退休教师吴舍丹说,她每天下午4时多来俱乐部等孩子,辅导孩子们做作业。志愿者们募集到8000元,用于应急和充实俱乐部的图书、体育器材。

  今年3月初,村里配置了电脑和视频设备,安装了亲情热线电话,让孩子们享受免费接听,还能在网络视频上向爸妈撒娇。

  今年上半年,姚家村还将组织留守儿童进行单腿跑、手工比赛等趣味运动会,为儿童免费体检,举办“爷爷奶奶与留守儿童如何沟通”的知识培训班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开化百名留守儿童
找回“快乐童年”
2007-3-16 D618BD8AB94D6A664825729F00463F7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