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品牌周刊
3  4  
PDF 版
· 杭州市工商局商标发展成效显著
· 加西贝拉:绿色品牌强势崛起
· 余杭工商分局注重国际商标注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3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着重抓好五项举措 努力营造创牌环境
杭州市工商局商标发展成效显著
  着重抓好五项举措    努力营造创牌环境

  杭州市工商局商标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关于杭州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紧紧围绕由“杭州制造”向“杭州创造”的品牌转变,以提高杭州市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建立完善的商标创造、运用、保护体系为重点,着力营造品牌创造的创新环境、品牌利用的市场环境、品牌保护的法制环境。回眸2006年,杭州市现有注册商标4万余件,拥有驰名商标21件(司法认定7件),浙江省著名商标260件,浙江省品牌基地5个,杭州市著名商标505件,成效显著。

  杭州市工商局去年着重抓好五项举措:

  ——开展调研。

  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理清思路、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市局组织开展了对杭州市商标品牌的调研工作。各分局通过深入农村、镇街、企业及有关部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了15份调研成果。这些调研成果内容涉及了杭州市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大产业,涵盖了普通商标、国际注册、驰(著)名商标、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品牌基地、历史品牌等几乎所有商标品牌建设范畴,尤其是对商标品牌建设中领导、企业、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作了充分的研究。如上城分局对杭州市老字号的调研成果,得到了省局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局商标处专门发文,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上城经验。

  ——争取支持。

  积极向各有关部门宣传商标工作,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2006年市政府对省级著名商标进行了奖励,数额还要从6万元提升到10万元。市政府出台了对成功注册证明(集体)商标的奖励政策。市政府对杭州市驰(著)名商标企业进行表彰。在全市“工业兴市”大会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获中国驰名商标的“万向前潮”、“祐康”2家企业亲自颁发了证书。市委、市政府等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对全市新认定的著名商标企业代表进行了授牌。

  ——抓好培育。

  一是抓驰名商标的培育。重点做了三件事:组织走访了全市40多家进入全国千强企业集团。完成了对全市34家大企业大集团和100家杭州市重点工业企业商标的调查摸底工作。对全市的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17家省著名商标企业发放了调查表,征求和听取企业的意见,扩大了备选面。去年全市有8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其中萧山区3件,上城、拱墅、西湖、滨江、建德各1件,年认定数创下了历史新高。

  二是抓证明(集体)商标的培育。商广线开展了对证明(集体)商标培育资源的调查工作,市局新建了培育库,库内现有证明商标培育资源14件、集体商标5件。这项工作也得到了省局的肯定,全省证明(集体)商标现场会放在余杭召开,会上余杭分局做了典型发言。

  三是抓省著名商标培育推荐工作。去年各分局推荐给市局的新申报省著名商标有70件,延续确认商标69件。推荐量排在前三位的有萧山、余杭、临安分局。与往年相比,有三个特点:第一,数量多。去年各分局推荐申报商标是50件,今年70件,增幅达40%。第二,结构好。制造业商标41件,农产品商标20件,服务商标9件。新申报的商标虽然二产仍然占大头,但一产、三产上升的势头也很快,结构趋向合理。第三,质量高。推荐商标所指向商品销售额上亿元的有51件,其中5亿元以上9件,10亿元以上的有5件;省级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名牌产品14个;农业龙头企业5家。

  四是抓市著名商标培育认定工作。

  首先是建好培育网,启动网上申报工作。软件开通运行的目的,是为企业提供三个方面的服务:一是商标培育服务。建立了网上省市著名商标培育库,实现了省市著名商标及培育库的网上申报及审校。二是商标维权服务。建立了驰名、著名商标数据保护库,在网上完成受理商标维权投诉举报,内部交办案件等工作。三是沟通交流服务。介绍商标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提供咨询,解难答疑,沟通交流。

  其次是修定了认定标准。主要目的是配套改善杭州市三大产业商标品牌结构,改变目前的微笑曲线。新的政策一方面从商标权、经济指标等方面加大了对中介服务业和农产品商标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从企业规模、产品质量、利润指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责任等方面对食品、药品、化工产品从严把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三确定评审原则。根据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杭州市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四条原则。符合《杭州市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试行办法》、《杭州市著名商标认定条件的具体标准》规定的条件和标准,这是认定市著名商标的前提。对中介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产品商标、农产品实行适当政策倾斜。对涉及群众身体健康、高消耗资源的产品商标,从严把握,主要是化工类产品、药品、食品。体现社会公认原则,即无争议、无投诉、大家认可。最终新认定市著名商标90件,延续确认35件。

  ——广泛宣传。

  为使企业重视品牌、使全社会关注商标,注重做好宣传工作,多次与新闻单位沟通、商量,发表了大批新闻稿件,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和横向部门的支持。如,萧山分局举办驰名商标新闻发布会;滨江分局举办了商标品牌知识讲座,向全社会、向企业宣传商标法和商标知识。

  ——加强监管。

  商标监管工作在去年集中精力抓整治的基础上,今年着重在探索建立商标长效监管机制上下功夫。如江干分局探索建立了专业市场商标品牌信用评价体系,成效显著。去年全市立案查处商标违法案件1233起,罚没款826万元。

  到2010年,杭州市注册商标总数达4.7万件,法人企业商标拥有率达到70%以上,出口商品企业在主要出口国或地区拥有自己的涉外商标。驰名商标总数达23件,浙江省著名商标达350件,杭州市著名商标达600件。力争培育3~5件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世界知名品牌。力争杭州市驰(著)名商标产品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率占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30%以上,其中利税35%以上。□ 杭州市工商局 李晓萍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品牌周刊 00012 杭州市工商局商标发展成效显著 2007-3-16 浙江日报000122007-03-1600015;浙江日报000122007-03-1600014;浙江日报000122007-03-1600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