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以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际成效
把建设“平安浙江”引向深入
· 浙江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两高”报告
· 停开的班车又进山
· “循环课
· 新一轮六方会谈
提前预热
· 扎实推进农民“种文化”活动
· 东阳机关干部
重学“说话走路”
· “欧洽会”首次落户中国县级市
· 大树该不该“农转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各地宣传文化部门顺应农民群众的参与意愿
扎实推进农民“种文化”活动
  本报3月14日综合消息 由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和浙江在线网站联合推出的农民“种文化”百村赛,自3月5日开锣以来,在各地引起热烈反响,参赛村热情高涨,其他村争相报名,“百村赛”激起了农民参与的热情。

  首批参赛的8个村所在地嘉善、临海、新昌、临安的宣传部门负责人对进一步发动、组织好村民参加农民“种文化”百村赛,已各有打算。

  这次农民“种文化”百村赛,嘉善县洪溪村的篮球和荷池村的田歌两个项目有特色。嘉善县委宣传部长梁晓英介绍,现在又有陶庄镇利生村、姚庄镇北鹤村、魏塘镇魏中村3个村报名,农民的积极性非常高。针对这种情况,县里准备再扩大报名范围,同时也在考虑如何让“种文化”活动层层推进,深入人心。洪溪村提出,要牵头举办镇、县乃至省级的篮球擂台赛,但仅靠村里的力量是不够的,县委宣传部近期准备会同有关部门、有关村召开推进会,协调各方,帮助村里举办擂台赛。

  “临海的新塘岸村和张家渡村参加百村赛后,引起了周边村的广泛关注。”临海市委宣传部长卢如平说,下一步,他们将以两个参赛村为龙头,带动周边村庄“种文化”,带动更多的村参与到“种文化”百村赛活动中去。考虑到民间文体活动的多样性,市里将更广泛地吸纳多种民间文体形式,使不同年龄层的农民群众都可以参与进来。如已参赛的上盘镇新塘岸村,除了象棋之外,还可以增加上盘花鼓、舞龙舞狮、杜桥大鼓等适宜推广的民间文艺形式。

  农民“种文化”百村赛临安分会场开赛以来,很快形成“一夜春风梨花开”之势,在各乡镇村掀起波澜。临安市委宣传部长章燕介绍,到目前为止,除参赛的光辉村和朱村村,又有5个村报名参赛。连日来,锦城、於潜、昌化、昌北等地纷纷开展“种文化”活动,农民在活动中尽情展示才情,成了地地道道的“种文化”的主角。

  农民“种文化”百村赛,给新昌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新昌县委宣传部长潘岳梦说,新昌有很多富有特色的民间“绝活”,里小将村的书画、梅渚村的剪纸、上道地村的武术……

  (下转第三版)

  (紧接第一版)我们要借农民“种文化”百村赛的契机,把这些村落文化组织起来,在农民与农民、村与村、乡与城之间,进行广泛交流,同时要发挥县沃洲明珠艺术团的龙头作用,带动镇、村出演员、出节目,从而培育出一支不走的农村文化队伍,使之长期活跃于田野乡间。

  其他一些县(市、区)对农民“种文化”百村赛也极为关注。余杭区委宣传部长沈旭微说,现在已经有不少村要求报名参与,目前区里正在做筛选工作。他表示,余杭农村民间文化活动历来十分活跃,区里要借助百村赛的契机,让文化的“种子”能在余杭农村生根、开花、结果。

  苍南县委宣传部长戴嘉宝介绍,苍南农民这些年参与农村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五凤、莒溪等地的采茶表演、畲家传统歌舞有声有色;仙居、藻溪等地还出现了将祠堂改建为农村文化场所的喜人景象。而钱库镇陈家堡村和倪处村、宜山镇水门村等已着手准备报名工作。县里将根据农村群众的要求,帮助他们参加好“百村赛”。

  “农民‘种文化’百村赛令人耳目一新,它贴近了农民的需求。”安吉县委宣传部长俞栋这样评价。他说,农民自娱自乐的文化很“土”,却有着强大生命力。安吉农村这些年涌现了家家户户舞文弄墨的迂迢村、百余人齐打威风锣鼓的马家弄村等典型。在这次百村赛中,我们要广泛发动农民兄弟踊跃参加,并抓住这一契机,形成更多富有乡土气息、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金华市金东区委宣传部长胡则鸣说,农民“种文化”百村赛推出后,金东区500多个村中引起很大反响,许多村报名热情高涨,纷纷到镇、县宣传部门来咨询参赛事宜。区里将把最具实力、最有特色的村推出来参加比赛。

  绍兴县委宣传部长孙君说,为让“种文化”能长期“种”下去,县、镇两级文化部门正在开展农村文体队伍培训,县里确定的培训原则是:根据群众的需求来确定培训内容,让经过培训的文艺骨干成为农村文化的“播种者”,带动广大农民一起“种文化”。

  “不做旁观者,争做参与者,”丽水市莲都区委宣传部长叶伯军说,“我们将组织文化活动有特色的西溪村参加百村赛。”他介绍,西溪村农民自发办了一个“文化馆”,除陈设民间古物外,还摆挂村民自己创作的文化作品。不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欢这个“文化馆”,到西溪村观光的城里人也爱到这里感受一下原生态的乡土文化。“我们希望全区有更多的村能参与到农民‘种文化’百村赛中来,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不走的演出队’和‘常驻的球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扎实推进农民“种文化”活动 2007-3-15 48256F32002924A64825729C004DA22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