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大英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再一次不远万里来到北京。和上一次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不同,大英博物馆这一次带来了馆藏的中国文物。只不过,这场名为《英国与世界》的展览上所展出的文物被巧妙地限定在1714年到1830年之间。所以,1840年以后流失海外、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国宝,我们依然无缘得见。
展览上,中国文物或与中国有关的文物被集中在“英国与中国”展区。文物数量不多,倒也见证了中英两国政府的第一次交往,见证了二三百年前盛行于英国上流社会的“中国风”。
最早收藏的
中国画讽喻朝政
1797年,英国人收藏了第一件中国文物——元代画家谢楚芳1321年所绘《乾坤生意图》。作为首次归国“省亲”,这幅珍贵画作成为展览中最闪亮的一件作品。据说它还被大英博物馆列为最珍贵的10件馆藏文物之一。
这幅长8360毫米、宽280毫米的设色绢本画卷题有“乾坤生意图”,画面上各类花草盛开,其间穿插多种昆虫求生景象,比如蜻蜓捉蝇、螳螂捕蝉等。虽存世久远,但作品依然颜色鲜艳,精美细致,保存完好。
如今,我们可以从画卷上的题字和印章了解画的曲折经历。卷尾题字和印章表明此画为谢楚芳所作,日期是至治元年,即1321年;画上有5位同代诗人的卷尾题诗;卷首方印和卷轴外的标签落款为著名收藏家耿嘉祚,这也是画上最晚的汉字印章和书法;画卷封套内的“W.Butler 1797”的署名和日期表明这幅画18世纪末已出现在英国,威廉姆·巴特勒就是最早拥有该画的英国人。
但画卷究竟如何从中国辗转到英国却无从考证。有意思的是,这幅在英国的中国文物收藏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画作可能有讽喻时政之意。
没见过乾隆皇帝
根据谒见人口述画了像
为了配合大英博物馆带来的“马嘎尔尼访华”文物,故宫方面特意拿出13件文物配合展览,足见双方对历史上两国政府首次交往的重视。
1792年,乔治三世以为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派出以马嘎尔尼为首的大使团访问中国,这也是英国政府第一次派遣访华团。
展品中有3幅水彩画,记录着使团在中国的情形,作者是使团的官方画家威廉·亚历山大。1793年9月4日,马嘎尔尼在承德拜见中国皇帝的情景,亚历山大其实并没有亲眼见到,他只是依照现场者的回忆完成了这幅《乾隆皇帝驾临承德》画作。画面上英国使臣正等待乾隆皇帝的接见。
乾隆皇帝接见时英使的礼节,画面并没有反映,但这个问题在当时却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英方坚持使用屈膝礼,但中方坚持要马嘎尔尼行三跪九叩的中国大礼。双方最终达成妥协:在万树园宴乐活动中,英使使用屈膝礼,但在乾隆皇帝正式寿庆活动中,英使行中国大礼。
而对于画家亚历山大来说,礼节倒不是什么烦心事,令他极度失望的是到了长城附近却没能参观。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著名的长城是亿万人劳动的不朽杰作,我本来可以向子孙后辈好好夸耀一番,最终却失之交臂。
画上这个人
将针灸介绍到英国
大纽扣立领大衣,精致的亚麻饰边领巾;前额的头发有些卷曲,系着丝带的辫子垂在脑后。这幅侧脸人像的衣着、打扮都是18世纪70年代英国社会最流行的,而他的面孔却是中国人。按照展览说明,这个人名叫黄亚东。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他的肖像画缘何被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两百余年?
黄亚东到达英国的时间是在1770年前后,这比马嘎尔尼使团访华还要早20年。所以,黄亚东成了当地稀有的贵客,人们争相拜访他,向他请教有关中国的事情。1775年,爱丁堡《医学与哲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医生安德鲁·邓肯的一篇文章,里面记载了他与黄亚东的一次见面经历:“在一位伦敦绅士满是中国文物的家里,又来了一位地道的中国人——黄亚东,他还带来了一幅裸体人像图,人像的各个部位都标有直线。”
那其实是一张针灸图,安德鲁·邓肯是第一次见到。当时,安德鲁还第一次见到了针灸的痕迹——黄亚东大拇指第一关节上的疤痕,那是针灸治疗头痛时留下的。
环顾整个展厅,除了土生土长的“中国造”文物外,不少英国本土文物及其他国家的文物都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或绘制有龙的形状、或装饰着中国文字。显然,当时的不列颠甚至世界的艺术家、设计师们按照他们的想象,在建筑、绘画、瓷器上留下了“中国趣味”的梦。(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