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3月12日讯 (记者 刘刚 实习生 胡信昌 通讯员 王彦) 一个诱惑大到令人心跳的商机,正在向浙江节能灯生产企业招手。本月9日结束的欧盟春季首脑会议达成协议,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欧洲各国将在两年内逐步用节能荧光灯取代能耗高的老式白炽灯泡。
“对浙江节能灯企业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个大利好。”浙江照明电器协会会长翁茂源告诉记者,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我省节能灯产业还是比较强大的,在去年全国约20亿盏节能灯的生产总量中,“浙江制造”占了三分之一强,其中近70%的节能灯是出口到欧美市场。浙江还成长出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虞尧亮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有了强大的产业基础,在欧盟节能灯市场新商机的角逐中,浙江企业无疑也具有了分得更多“蛋糕”的可能。不过,今天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对此“利好”,我省一些企业和业内人士却“喜忧参半”。
“市场放大后,有利有弊。”上虞尧亮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尧良认为,在欧盟市场扩容后,会有更多国内企业争夺对欧盟出口的市场机会,而这很可能导致低价竞争。
陈尧良的担心是有依据的。据了解,2001年以来,我省对欧盟出口节能灯数量虽然不断增加,价格却在逐年下降。2000年、2004年,我省节能灯产业还先后两次遭遇欧盟反倾销、反规避等贸易救济措施的“狙击”。宁波海关统计显示,受此影响,去年在全省节能灯出口整体增长的同时,对欧盟出口却下降了3.58%。
“企业要加快开发新产品,彼此之间形成差异竞争优势。”翁茂源如是认为。虽然他对我省节能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表示乐观,但目前我省多数节能灯出口企业仍然是低档产品“唱主角”,出口产品结构并不让人满意。
提高产品档次需要时间,行业自律却是可以马上就做的。翁茂源表示,现在节能灯出口形势不错。一方面,欧盟已实施的反倾销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解冻。另一方面,全球节能灯市场的扩容前景更让人看好,澳大利亚、美国将分别在2010年、2020年禁止白炽灯使用。“要抓住这些机会,企业必须加强自律,集体抵制价格竞争,今后我们协会会加强这方面的协调力度。”翁茂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