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走近欧洲文化大师
· 芬兰堡:战略要塞的优雅风姿
· 中国“凡高”的艺术生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走近欧洲文化大师
■本报记者 刘慧 文/摄
  凡高,一个让世界开满向日葵的农夫

  午后,天空飘洒着冬雨,行走在阿姆斯特丹的达姆广场,身后那座装满着人类情和爱的凡高博物馆,如磁铁般吸引着我的目光。也正因为凡高博物馆“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凡高艺术品收藏馆,”所以,他让每一位亲近他的旅行者心里都盛开着金色的向日葵。

  走进博物馆,引以为骄傲的阿姆斯特丹人会告诉你,文森特·凡高是荷兰历代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虽然他作为艺术家的生涯仅有短暂的10年——从1880年至1890年去世,但他的作品,尤其是艺术家戏剧性的一生——他不幸的爱情生活,绘画艺术不被认可的困扰,他的疾病以及他对生命的自残,引起了世人极大的关注。

  在这座并不豪华、甚至有点简朴的博物馆里,仰望凡高那一幅幅按年代顺序排列,且流淌着人类大爱的作品——800多幅油画和1000多幅素描,以及大量的水彩画、版画和速写,都无处不在地向远道而来的人们,放射出凡高巨大的创作热情,以及对大地对人的无比热爱。

  漫步馆区四楼,仔细阅读博物馆收藏的一系列19世纪与凡高有关的艺术家的作品——凡高写给他弟弟提奥和其他家人及朋友的数百封信件。这些信件已成为人类对艺术史研究有着重要价值的资料来源。

  画家凡高对法国绘画艺术现代流派的接触使他开始了新的艺术实践。之后,他逐渐形成了一种自己的、独特的绘画风格——富于表现力的笔法以及明亮而鲜艳的色彩,这一切激发了许多晚辈艺术家的灵感并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久久地凝望——1880年,作为刚入门的艺术家,凡高绘就的田园风光、城市景色,尤其是人物画系列——《吃土豆的人》便是这个系列中的第一幅人物巨作。这幅构图难度很大、却又很写实的“农民画”,传达出凡高作为一名生活的歌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画家瞬间感悟生活、捕捉生活细节的能力。

  久久地伫立——1884年底至1885年初的一个冬天,凡高一口气创作了40多幅农夫和农妇头像的习作,那甜蜜的南部田园风光,那若隐若现的光线对比,那开花的果树和城外不远的麦田,都让我再次跟随他或浓或淡的画墨走进凡高的心灵深处。而在1888年,凡高与他的朋友高更以及其他艺术家共同建立了一个艺术之家。为装点这所“黄房子”,凡高画了著名的《向日葵》。

  久久地回首——1889年,在位于阿尔附近的小镇圣雷米的一所精神病院里,凡高以周围环境——走道、房间以及精神病友、院子和他窗外的景色为对象创作的《麦田与收割者》和《麦田的群鸦》等代表作。他以强烈的动感和栩栩如生的笔触,勾勒出的扭曲的柏树、抽象的橄榄树,表现了画家凡高对艺术的癫狂与痴情。

  安徒生,一首冬天里的超现实浪漫童话

  在离哥本哈根不远处的小镇——奥登塞,便是安徒生的出生地。美丽的童话故事正是从这所故居开始繁衍开来。

  沿着安徒生画像的标志朝小街深处走去,便可看见安徒生身着西服、头戴礼帽坐在石凳上。左手执杖,右手握书,俨然一派绅士模样。挺直的身体之上,是一张向左的脸的侧影,除了高高的鼻梁,看到的是一只眼睛。那高昂着的头极夸张地遥望着远处的天空,似乎仍在满怀期待苍穹之上的远大志向。

  在我童年的印象中,这位修鞋匠儿子的贫穷,如今都已在安徒生故居的博物馆里化作了精神财富。四周没有喧嚷,只有一群小学生和不多的游人分散在故居的小巷里畅想。就在这一刻,我与一群金黄色头发的丹麦孩子,以及来自不同国籍的不同游人的眼神相遇,组成了一个浪漫的冬日童话世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苦涩与艰辛,都变成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与期待。这也许正是此行安徒生带给我的礼物。    

  走向海边的美人鱼,已经是午后时分。蓝色的大海冲刷着礁石,小巧的美人鱼拖着鱼腿跪坐在石头上,目光却忧郁地看着涌动不息的浪花。这是一座凄美的雕像,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造就了这座雕像,造就了让世人同情等待的眼神。她遥望着大海深处,可希望的爱情终于没有到来,就像安徒生心中的爱情始终没有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一样。    

  诺贝尔,一个逝去却又灵生的人类理想    

  在我遥远的记忆中,就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叫瑞典,知道这个名字是因为知道世界上影响最大的诺贝尔文学奖,于是,瑞典以及瑞典文学院就像诺贝尔文学奖一样在我的心灵里长久地生长起来了,神秘而伟大!如今,来到瑞典,此时,能身临其境地悉心体识这片孕育着科学、文学和艺术的热土!

  有幸走进诺贝尔纪念馆,瞻仰诺贝尔先生的遗物,默立在诺贝尔先生的巨照下久久不愿移步……1851年,在诺贝尔18岁时,写了一首419行的全面性的自传诗,题目是《一则谜语》。他在这首诗里,是这样描写自己的早年岁月:“我的摇篮好像死床/忧虑的母亲/多年看护在旁/尽管希望渺茫/却要拯救这欲灭之光/我好容易才鼓起劲来/吸吮几口乳汁充肠/接着是抽筋痉挛/濒于死亡/直到我抓到生命之光/死前之苦方告未央。”对于了解诺贝尔除此以外无法知晓的童年和青春时代的生活与思想,了解诺贝尔对全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这首诗有着重要的意义。

  漫步红色的被文化与艺术共同陶冶过的石筑楼厦,我得知,在这个红色的不朽的石国里,自从上世纪开启之年诺贝尔文学奖诞生以来,瑞典就成了全世界瞩目的地方。已经有一百多位文学大师,从这里成为全世界最为璀璨的文坛泰斗;已经有一百多部获奖作品,从这里更加广泛地超越时空跨越疆域深入人类的精神灵地,恒久耀目!

  走在这处被波罗的海与玛拉兰湖共同洗砺过的红色广场上,不禁令我遥想:这里曾站立着的诺贝尔,是一个多么伟大、逝去却又灵生的人类理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化休闲 00014 走近欧洲文化大师 ■本报记者 刘慧 文/摄 2007-3-9 48256F32002924A648257296000F983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