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前,黄坛镇农民蒋善学喜气洋洋地贴起了春联。贴完了家门口,他又前往镇里的亭子,往亭柱上张贴春联。蒋善学逢人就说:“我的这些春联都是县里的书法家写的。字美,内容也美。”
而我们在宁海采访时了解到,从前,这里竟然没有贴春联的习惯。今年65岁的楼明月回忆道:“我从小生长在宁海,只知道过年要放爆竹,普通百姓以前没有贴春联的习惯。”楼明月的话在我们遇到的宁海老人口中一一得到验证。
上世纪六十年代,年轻的楼明月参军入伍,在河南省某地驻扎。那个冬天,从没有见过与听说过春联的他第一次见到了驻地附近农家喜贴春联迎新春的习俗。楼明月发现,即使是十分贫穷的人家,到了春节也必贴春联。由于楼明月写得一手好字,当地农民纷纷请他书写春联。很快,楼明月从春联的内容与艺术中,体会到了这种中国百姓普遍喜闻乐见的迎春方式里的内涵和魅力。
1986年,当宁海县书法家协会成立的时候,复员回乡的楼明月被选为首届主席。在楼明月的倡议下,县书法家协会会员们开始尝试春联创作。不过,宁海县真正普及春联张贴,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县里的书法家们连续10余年参加党委和政府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为农村群众书写春联并帮助张贴。
女书法家王蕊芳告诉我们,宁海农民喜爱春联的习惯就是在逐年提高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培养出来的。近几年,她和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们深入乡村,每次都写到手臂发麻、手腕僵硬。但是,见到排着数百米长队等候春联的农民,王蕊芳的心越来越热。她很高兴,一个原本没有贴春联习惯的地方,人们爱上了春联。
宁海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说,如今送文化下乡活动中,送春联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服务项目之一,书法家们的足迹遍布每一个乡镇。事实上,宁海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喜事不断。比如婚姻之喜、建房之喜、乔迁之喜,以及为老人祝寿、为孩子庆祝升学等。农民大都会备好纸张,趁着送文化下乡活动时,请书法家们书写对联。现任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朱贤东成为农民欢迎的重要人物。在为农民尽心书写春联、对联的过程中,朱贤东发现,如今的宁海农民已经开始了解书法并将之视为收藏品。不少乡村出现这样的景象:人们在春节过后会小心地揭下张贴在大门口的春联,然后加以装裱,挂在家里的墙上继续欣赏。
从几十年前不知春联为何物到了解春联和喜爱春联,再到现在的收藏春联,让我们看到了宁海群众物质与精神文明双丰收所结下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