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三八”旅游散发浓浓女人味
· 浙江出口打火机亟需“变脸”
· 近七成女性掌握家庭理财大权
· 交易商逢低入市
全球股市止跌反弹
· 多余年货上网寻出路
· 社区年货“换客”会
· 联通申请停止寻呼业务
· 沪深股指
继续强势上攻
· 多余年货上网换
· 上海石油交易所
推出石化商品新品种
· 北京一股民以炒股思维
被伤害为由起诉证券公司
· 意大利连锁超市
“克拉伊”将进军中国
· 清河坊成全国首个
4A级商业街景区
· 从下岗工人到成功网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鱼干换橘子 酱肉换黑豆
多余年货上网寻出路
  眼下,不少家庭正在为怎样处理闲置的年货犯愁。但一些脑筋活络的人,从“换客”身上找到了“灵感”,通过“按需交换”为这些“鸡肋”年货寻找出路。

  互换年货变“废”为宝

  “单位发的海鲜票,因为不喜欢吃海鲜,希望交换到别的物品,可以换mp3、榨汁机之类的。”“我有苹果一箱、雪梨一箱,还有徐福记糖果1公斤,随便交换点啥吧……”在杭州、金华、台州等地的一些网站论坛上,最近一段时间,“换客”们十分活跃,不少人都在网上挂出了自己的闲置年货,以求变“废”为宝。

  在某易物网的杭州频道,“透明小狐狸”挂出的礼品年货“威龙干红1996解百纳6瓶装一箱”,很快引起了其他换客的注意,有人打算用“苏泊尔电磁炉套装”交换,有人则愿意用“礼品装2千克的临安山核桃”交换。

  记者在金华新闻网“同城交换”里看到,这里已经成了市民相互交换各种物品的天地,彼此间发布交换物品的信息五花八门,许多市民拿出年货彼此“按需交换”,把自己的“鸡肋”换成 “宝贝”,同时享受着交换所带来的乐趣。

  国内较大的网上换物平台“易物网”,为今年春节首次开设了一个“春节年货”的专栏,目前里面可供交换的年货已近300种。记者发现,不少ID的注册日期在2月份以后,有人就是为了处理闲置年货,才登记注册成了“换客”。

  杭州一些社区还把网上交换延伸到了网下。今天下午,新华坊社区的一些居民们拿出自家积存的年货,来到小区内约定的地点“互通有无”:吃不完的青鱼干换到半箱橘子,一块酱肉换到了一袋黑豆……

  “鸡肋”现象短期内不会消失

  虽然网上交换年货,受到了一部分年轻人的追捧,但是这还不能成为解决“鸡肋”年货的主要途径。记者采访发现,很多年货过剩的家庭并不会选用这种方式,一方面交换受到的约束因素很多,比如配对成功的概率、交换的地点等。另一方面,收到年货的主体——家里的长辈,还不习惯这种方式。

  “换了总比浪费好”,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师刘玉能认为,网上交换年货,是处理“鸡肋”年货的一种补救性措施,也可以说是部分个体或者小众群体对目前送年货礼俗的一种颠覆,值得肯定。但他认为,要解决“鸡肋”年货,必须从根源上找答案。

  刘玉能说,过年送年货是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礼俗,亲戚之间送年货不是单纯的经济交换行为,更是一种基于互送年货之上的情感交流。亲戚之间亲疏与否,在互送年货经济价值高低上都有所体现。这是一种社会共识,短期内难以改变。即使交往很亲密的亲戚、朋友之间可能达成共识不送年货或者少送,但对一些疏远的亲戚、朋友,很多个体还是会选择服从社会共识。

  不少市民也认为,如果要改变“鸡肋”年货的现状,必须要提倡“重情轻礼”的文化,只有当新的送年货礼俗占据主流文化地位,“鸡肋”年货的现象才能改变。

  本报记者 徐园 毛珺 徐贤飞

  (本报杭州3月7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6 多余年货上网寻出路 2007-3-8 48256F32002924A648257297001C353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