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暴力镜头前,社会当保护伞还是雨刷器
· 未成年人最爱
动画片和影视剧
· 《虹猫蓝兔七侠传》
突然停播
· 看电视时间与未成年人
的学业成绩相关不显著
· 一味远离电视,会与现代社会渐行渐远
· 争论是一个反思的契机
· 电视媒体对8.7%的未成年人起着决定性的教化作用
· 一场成人世界的卡通争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暴力镜头前,社会当保护伞还是雨刷器
  暴力场景不断出现,会让孩子对暴力由憎恶转为默认。

  中国民间历来有“少不看水浒”的说法,认为年轻人血气方刚,看多了书里的好勇斗狠,容易惹祸。如今,家长把这种说法推广到有着“打打杀杀”场面的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上。

  暴力影像是否会对青少年产生直接的影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但研究结论不一。

  北京师范大学近日完成了一份关于“电视文化对北京地区未成年人影响”的调研报告,其中针对电视文化对未成年人暴力行为、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做了深入的调研和探讨。

  据主持此次调研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黄会林教授介绍,英国社会心理学家约翰·巴哈曾把被测的青少年分为两组,一组观看电影《音乐之声》,一组看“007”系列。结果发现,看了“007”的青少年更富有攻击性情绪。

  但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什巴库在类似的实验中引入了“愤怒情绪”的概念。他把有愤怒情绪的青少年和无愤怒情绪的青少年区别开,让他们分别观看有暴力镜头的影像和无攻击性镜头的影像,结果得出了一个颇具意味的结论:事先有愤怒情绪又观看无攻击性镜头的那一组人最富有攻击性情绪。

  黄会林认为,布什巴库的实验否认了暴力镜头与攻击性情绪存在一一对应的联系,近期的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在儿童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因素大约占50%,因此,事先有愤怒情绪的青少年无论是否接触暴力影像都有被诱发攻击性行为的可能。

  “但是这并没有否认暴力镜头对未成年人存在影响。”黄会林强调。

  在此次调研中,当被问及“看到一条社区暴力事件新闻的反应”时,60.4%的学生认为“现在的社会治安越来越差,社会很乱。”当新闻中出现暴力场面,与男生(56.5%)相比,女生(64.0%)更容易产生恐惧和不安全感。

  此外,7.5%的学生对暴力镜头存在抵触心理,选择“马上跳过去,看其他节目”,14.0%的学生则认为“无所谓,看看热闹”,黄会林分析认为,随着电视中暴力场景不断出现和年龄的增长,未成年人对暴力的态度存在由憎恶、反感转变为旁观、默认的可能,久而久之,将成为滋生未成年人暴力行为的土壤。

  值得注意的是,看到电视暴力镜头后,选择“很想模仿”的学生占2.1%。黄会林认为,尽管在被调查的1311名学生中,只有28人存在模仿心理,但这些边际人群的心态更值得关注。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萨达姆被执行绞刑的录像被公布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出现了儿童因模仿而上吊身亡的事件。黄会林认为,如果电视中肆意渲染暴力,让暴力的镜头频繁出现,这部分“易感”人群的攻击性、模仿心理将有可能被激发。

  从此次调研的结果来看,电视中的暴力场面会对未成年人产生较大的即时影响,只是依据其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影响效果有所差异。

  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看一部《虹猫蓝兔七侠传》,有的孩子看到了“团结、正义”,有的孩子却只学会了“杀死你”和“碎尸万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暴力镜头前,社会当保护伞还是雨刷器 2007-3-8 浙江日报000102007-03-08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