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新华社消息 民生是贯穿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记者算了算,这份朴实的报告为群众送上了4778亿元的民生“大礼包”。
报告把发展教育放在了首要位置,中央财政对这一块的投入至少就达2630亿元;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的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
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在卫生事业方面,报告提出,中央财政将安排补助资金101亿元,比去年增加58亿元,用于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加财政支出28亿元,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
在社会保障方面,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去年增加247亿元。
这是一个关心人民的报告,也是一个人民关心的报告。许多人大代表有一个突出的感受: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民生的内容占有相当大比例,其中,六大新亮点尤为引人注目。新华社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一些代表,请他们对这六大新亮点进行评点。
新亮点1 从5200万到1.5亿,全国农村中小学生受益“全免”政策
对比回放: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西部地区实施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在实际执行中,已经扩大到部分中部地区,共有5200万名学生受益。今年进而把这一政策扩大到全国。
代表评点:全国人大代表黄玮:继“种粮不交税”之后,中国农民又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上学不交费”的梦想。和去年的报告相比,今年突出的是两个字:全免。除了“全免”政策外,还要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得好学,这一庄严的承诺,体现了国家致力于教育公平的信心和决心。
新亮点2 从探索到全面推开,农村人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低保
对比回放: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509万农民成为受益者。今年则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这一制度。
代表评点:全国人大代表谭徽在:从今以后,无论身居城市,或是农村,困难的人们都能做到基本的衣食无忧,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关普照。这是一个饱含对农民感情的好政策。
新亮点3 从40%到80%,农民将享有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对比回放: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今年又推进到80%以上的县(市、区)。这将提前一年基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代表评点:全国人大代表应代明:“看病难、看病贵”是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近两年,政府急民之所急,下了很大的力气,投入资金一年比一年多,工作步伐一年比一年快。
新亮点4 从调整住房结构到更加重视廉租房建设,确保困难群众居有其所
对比回放:与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今年在房地产调控中一个明显特点是,政府更加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今年所有城市和县城镇将全部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住房困难户“应保尽保”。
代表评点:全国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纪尽善: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无疑是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经验,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安居问题的妙药。
新亮点5 从研究到重点推进,农民工医疗保障受重视
对比回放: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研究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办法。而今年,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被置于重点推进的位置。事实上,目前已有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在有关政策的推动下,今年将会有更多的农民工参保。
代表评点:全国人大代表雷菊芳:农民工背井离乡,最怕的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受了工伤后而无人管、得了大病无人问。报告中的话,说到农民工的心坎里。
新亮点6 从收费到免费,师范教育给贫困孩子多了一个光明选择
对比回放: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史宁中回忆说,“过去中国师范教育曾经不收费,我记得从大学扩招开始,师范生上学就交学费。这一举措意味着国家将重启师范免费教育制度。”
代表评点:全国人大代表彭富春:作为教师,我要给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新措施热烈鼓掌。我深信,这一政策将给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大学多了一个光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