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3561服务班的春运日记
· 工疗站里有群“常年雷锋”
· 义务理发半世纪
· “12590”借助元宵节疯狂敛财
· “我们遇到了好多活雷锋”
· “新温州人”不再东奔西跑
· “红军”连队为你指路
· 一条短信牵动宁海
· 婆媳情演绎和谐新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婆媳情演绎和谐新风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廖小清
  俗话说“自古婆媳和谐少”,家庭成员关系中,最难处的莫过于婆媳关系。由省妇联、省文明办、省老龄委和本报联合评选的“十佳贴心婆媳”近日揭晓,10对贴心婆媳演绎出的和谐新风,令人感动。

  33年婆媳情

  年过六旬的媳妇包于玲,说起80岁的婆婆卢玉琴,最多的一句话是——“婆婆比自己的娘亲还要亲”。

  嫁到婆家时,27岁的包于玲刚刚从温州市郊农村插队回城。由于一直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46岁的卢玉琴决定提前退休,让媳妇顶职。就这样,年近三十的包于玲,第一次穿上工作服,成为温州某糖厂的一名正式工人。

  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照顾孩子和九旬高龄的老祖母以及所有的家务活,都被婆婆一把揽下来,婆婆甚至比单位上班还要辛苦。有一年,包于玲突发急性胆囊炎,要不是婆婆及时送诊和细心照料,她可能就没命了。

  十多年前,婆婆中风瘫痪后,包于玲的孝心也令人感叹。婆婆便秘时,她用手把大便一点点抠出来,晚上坚持陪婆婆睡觉,一方面方便照顾老人,更主要是为老人暖身。

  40年侍候改嫁婆婆

  嫁给丈夫陈安祥时,潘于领的新房只是一间破茅草房。婆婆颜氏已经改嫁10多年,又生了一个儿子。

  “婆婆是永远的婆婆。”从初为人妻到如今花发初生,潘于领对婆婆都关爱有加。“遇到这么好的媳妇真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84岁的颜氏逢人就夸媳妇好。

  婚后不久,丈夫为了生计四处奔波。潘于领隔天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到婆婆家,嘘寒问暖。婆婆有高血压,潘于领经常给婆婆买营养品。

  公婆年事渐高疾病增多,潘于领敬老之心日重。20多年前,婆婆突发中风,当时潘于领夫妇正在宁波工地上赶工程。一接到消息,夫妻俩二话没说,包车连夜往家赶。“钱是可以再挣的,但婆婆只有一个。”在他们的努力下,婆婆赢得了最佳治疗时间。

  婆媳共营和谐家庭

  旅欧青田籍华侨陈侠,当选为青田华侨华人回乡投资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他感受最深的是“家和万事兴”。母亲杨春媛和爱妻陈小娇,他生命中两位最亲近的女人和谐相处,成为他事业有成的最大后盾。

  几年前,在意大利旅居多年的陈小娇,随夫回国创业。婆婆通情达理,豁达开朗,几乎包下了家里所有家务活。当时辞职在家带孩子的陈小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总是抢着帮做家务。“妈,你儿子忙,没时间陪您,我就代他孝敬您。”孩子长大后,陈小娇决定在杭州二次创业,很快,她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不管生意多忙,在与婆婆分开的日子里,她坚持每天给婆婆打一个电话,并定期回家与婆婆团聚。

  婆婆后来也从丽水搬到杭州,虽然不太适应大城市的生活,但老人看到媳妇每天紧张忙碌,决定留下来替媳妇分担些压力。担心婆婆在家闷,陈小娇专门为婆婆买回来电脑,并手把手地教她上网,一有到国外公干的机会,她就带上婆婆一起出国开眼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9 婆媳情演绎和谐新风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廖小清 2007-3-5 48256F32002924A64825729400297C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