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联合国最严厉的警告,
你听到了吗
· 面对暖冬,
我们能做些什么
· 为爱车想想5年之后的“桑拿天”
· 暖冬,已经剥夺了
我们很多宝贵的东西
· 个人的短视,最终都难逃自然的惩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个人的短视,最终都难逃自然的惩罚
  “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逐年显著,可是又有多少人对此警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做的事其实很多。比如,人们为了享受舒适的室温而给房屋供暖、制冷,光这一项就“吃”掉了世界上能源总量的36%,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能源压力。这就给建筑节能敲响了警钟。建设部的数据表明,尽管全国迄今为止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达到10.6亿平方米,但这一数字仅占全国城镇既有建筑面积的7%。而且,很多购房者面对这种成本更高昂的节能房屋,还是会选择普通房屋。

  再说交通,城市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己买车,马路上最环保的自行车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助动车、电瓶车,前不久,又有一些公交线路将运行多年的电车换成了新型空调汽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最终都将带来越来越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还有家用电器,它们消耗了家庭所需能源的一大半,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第五。国际能源机构的研究表明,环保家电能减少全球家庭耗能的43%,但是,这些价格偏高的环保家电往往叫好不叫座。再退一步说,就是随手关掉待机状态的空调、电视,又有多少人能坚持?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着与耗能企业同样的抉择:是为环保加大投入提高自身成本,还是坐视不理提高社会成本?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上的抉择,更是道德上的抉择,是每个人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个人的短视,只会使社会遭殃,最终每个人都难逃自然的惩罚。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在法国的中国浙江服装商人们发现自己“亏大了”。新华社发自巴黎的报道说,从去年11月份到目前,他们冬装的批发量比上个冬天下降了60%左右。还有报道说,阿尔卑斯山地区正经历着1300年来不遇的暖冬,许多滑雪场已经关门谢客了。最令人关注的是,由于暖冬,美国汽油、燃油及柴油的库存都增加了,纽约、伦敦全球两个主要交易所油价大幅下跌,进而世界经济也与之同冷暖。

  尽管暖冬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尚无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飘然而至的暖冬改变了原有的经济环境。油价的下降、耐寒商品的滞销、滑雪等旅游业的减旺是看得见的变化,但其更深远的影响是,让人不得不再次深思气候变暖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影响。

  去年10月,英国政府正式发布了由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主持完成的评估报告,对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给出了迄今最为清晰的图景:如果在未来几十年内不能及时采取行动,那么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将堪比世界性大战以及20世纪前半叶曾经出现过的经济大萧条。届时,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都有可能灰飞烟灭。

  不管是不是危言耸听,世界各国都已经意识到了气候资源的巨大影响力,它不仅撼动了全球经济秩序,也使国际政治局势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国际气候合作已成为继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之后的又一项重要的国际谈判。

  有专家指出,暖冬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每一个家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它甚至正在深刻影响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气候变化对我们的影响,也许远比我们想像的更广更深远。    

  (本报综合新华社、《解放日报》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个人的短视,最终都难逃自然的惩罚 2007-3-5 浙江日报000102007-03-05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