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据嘉兴市工商局统计,截至2005年底,嘉兴市级以上各类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只有249件。2005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嘉兴品牌与品牌嘉兴”大讨论唤醒了嘉兴企业沉睡的商标品牌意识。2006年,全市各地商标注册申请量快速提升,共申请注册商标2451件,比上年增长了78%;注册商标总量达12406件。2006年市著名商标共申报138件,经过认定有120件商标被命名为市级著名商标,同比分别增长53%和76%;而且有36件商标被推荐申报省级著名商标,最终成功认定26件,同比增长35%。至此,嘉兴市累计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省著名商标100件、市著名商标370件,品牌大市初显轮廓。
品牌嘉兴异军突起
可以说,嘉兴的企业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重视品牌的建设与发展,嘉兴人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品牌当成彰显城市魅力的“名片”。
嘉兴市工商局林毅局长在谈到2005年的“嘉兴品牌与品牌嘉兴”大讨论时认为,“嘉兴品牌”与“品牌嘉兴”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现状、是历史的困扰,后者是取向、是未来的创造;前者是具象的经济竞争力,后者是抽象的经济新模式;前者是后者的局部,却是后者的基础,只有创造强势的嘉兴品牌,才能建设强大的品牌嘉兴。
“国家赋予工商部门贯彻执行商标法律法规的权力和义务,嘉兴市政府又把商标品牌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商局,工商就要义不容辞地做嘉兴品牌的扶持者,也要做品牌嘉兴的发起人和建设者。大讨论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行动,主旨就是思想革命带动企业品牌建设”,林毅局长说。
(一)
当今,经济全球化催生了品牌经济新时代,引发了全球经济新一轮竞争。商标已不再只是区别商品和服务来源的标志,而是企业形象、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市场信誉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及其产品征战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旗帜和利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
而曾几何时,偌大嘉兴却只有“五芳斋”一件中国驰名商标。虽然“五芳斋”的入围,实现了嘉兴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但一阵激动过后,对比其他地市,嘉兴人不禁汗颜。知名品牌与优势企业的稀缺,让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坐不住了。
如何让沉睡的嘉兴品牌意识尽快觉醒?如何让正在创牌的强势企业快马加鞭?如何让品牌嘉兴成为长三角的城市名片……这一连串的问题,急切地摆在了嘉兴市委、市政府的面前。市委书记黄坤明就全市“品牌建设”作出批示:品牌质量是提升产品竞争力、调整优化结构的重要举措,希望工商等部门抓好落实。
作为商标品牌管理部门的嘉兴市工商局顺应时势,全力推动。2005年开年,向嘉兴市政府提出建议:结合嘉兴品牌建设的现实,在全市“开展品牌推进年,打造品牌强市”理念活动,得到了嘉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5年5月,由嘉兴市工商局起草制定的《嘉兴市2005~2007年商标品牌工程实施规划》经市政府转发全市。《规划》将全市创牌目标任务细化到各县(市)、区政府,把工商工作转化为政府行政行为。同时,还专门下发《关于发挥工商职能积极推进商标品牌工程建设的工作意见》,作为品牌工程的配套意见印发各县(市)、区局一并贯彻执行。
2005年8月4日,由嘉兴市委宣传部和市工商局联合发起的“嘉兴品牌与品牌嘉兴”大讨论,在全市掀起了新一轮品牌建设高潮,社会各界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
“大讨论”着眼点是激发企业创牌的原动力,着力点放在了“创牌意识——注册商标——运用商标——企业文化——企业转型提升——品牌嘉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品牌经济成长全过程。
大讨论活动中,媒体、专家“外导”,创牌典型“内引”,奖励政策“前拉”,工商深入企业指导“后推”,上下联动,内外联合,搭好一个台,突出一个主题,引领企业自觉成为创牌主体。
有了嘉兴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支持,有了相关部门的大力倡导,有了嘉兴工商全心全意的到位服务,有了社会舆论的推波助澜,嘉兴企业的创牌意识开始觉醒。
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嘉兴的品牌建设就迈上了历史性的新台阶。
(二)
据嘉兴市工商局商广处统计,自2005年7月份以来,全市注册商标总量从9178件猛增至12406件,增长了36%;省著名商标达到100件,增长了78%;市著名商标达到370件,增长了100%。在这一串数据的背后,是各级政府财政优惠政策的支持,是各级工商部门辛勤的付出,是社会各界的倾力推助。
工商部门以“只要你有需求,所有事情由我们办”的态度,为企业注册商标提供全程的真诚服务。结合“访企业进园区,再为发展创环境”为主题的“十访”活动,嘉兴市工商推行“重点商标企业”联系工作制度和以“申请商标注册告知书”、“争创驰(著)名商标建议书”、“商标规范使用提示书”、“商标违规使用警示书”、“商标维权保护联络书”为内容的“五书”服务工作制度。通过建立“绿色、黄色、红色”告知工作体系,采取“告示、提示、警示”并举的工作方式,引导企业进一步提高商标品牌意识。
与此同时,为大力发展自主出口品牌,该局还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国际商标注册,鼓励企业推进品牌产品、品牌商标和品牌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目前,全市已申报国际商标注册达695件。
嘉兴市工商局局长林毅要求,嘉兴工商要做“嘉兴品牌”的扶持者、要做“品牌嘉兴”建设的发起者,各县(市)、区的工商局局长要做“品牌局长”、“商标局长”。
在“嘉兴品牌与品牌嘉兴”大讨论活动一周年之际,市工商局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了商标品牌建设一年来所取得的初步成绩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嘉兴市委书记黄坤明、市长陈德荣、副市长张志伟分别批示,肯定工商部门推进商标品牌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新的要求。黄坤明强调:“市工商系统会同有关部门为加快商标品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希望继续努力,扎实推进。望各县(市、区)、各部门更加重视此项工作,为打造品牌嘉兴不懈工作,增强经济活力与竞争力。”陈德荣希望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营造创牌、护牌氛围,激发企业主体意识,以品牌促创新,使我市经济的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2006年9月14日,国家工商总局政务信息发布《“嘉兴品牌与品牌嘉兴”大讨论催生嘉兴品牌迅猛发展》文章,介绍了“嘉兴市工商局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开展品牌大讨论活动,从嘉兴品牌建设滞后、企业创牌意识薄弱的实际出发,把着眼点放在激发企业创牌原动力上,构建‘创牌意识→注册商标→运用商标→企业文化→企业转型提升→品牌嘉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品牌经济成长路径,强力引领全市品牌创建”的经验。
(三)
“五芳斋”摘得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因品牌而兴的勃发之势,给了嘉兴企业深刻启迪。创品牌上等级,一时间成了嘉兴企业界的共同目标。
各级政府相继出台财政支持政策,助推嘉兴品牌建设: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少则奖励50万元,多则奖励100万元;对获得省著名商标、名牌和市著名商标的企业,也有相应的奖励。一些县(市)优先满足品牌企业在土地及其他能源上的需求;对品牌企业在税收、专项资金、金融信贷、海关检验方面开通绿色通道,鼓励企业做强做大。
同时,大胆改革嘉兴市著名商标认定程序,申报认定由延续多年的“集中申报、整批认定”改为“全年申报、分批认定”。新认定或延续确认的嘉兴市著名商标,只要符合《浙江省著名商标认定条件的具体标准》,还可以在下半年申报浙江省著名商标,部分企业有望年内实现市著名商标再到省著名商标的两级跳跃,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创牌积极性。2006年是嘉兴市著名商标采用“全年申报、分批认定”新办法的第一年,这一年,市著名商标分两批共申报138件,经过认定有120件商标被命名为市级著名商标,同比分别增长53%和76%;而且有36件商标被推荐申报省级著名商标,最终成功认定26件,同比增长35%。
对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各级政府的认识也有了质的飞跃,将其纳入特色产业、区域经济的整体大盘中来考量。申报驰名商标已不单是为了某个产品,其背后代表着一大批企业的支撑,推这个品牌,对整个区域品牌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嘉兴品牌建设的塔式结构正在形成:站在塔顶的是中国驰名商标,中间的是省著名商标,下面的是嘉兴市著名商标,支撑基座的是大量的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后备企业。“嘉兴品牌”预示着未来嘉兴经济的勃勃生机。
(四)
培育区域品牌,提升地区整体质量。嘉兴工商倡导各地特色产业,按照培育区域品牌和个性品牌相结合的思路,建立“基地品牌+企业品牌”的创牌模型;发挥协会作用;积极引导企业从同质竞争转向产业竞合,实现产业从个体到整体的全面提升。市工商局还推出了专为块状经济而设的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工作模式,促进品牌基地建设向纵深推进。目前,全市专业商标品牌基地总数已达到11家。
海盐的“千斤顶”基地是目前全国较大的同类行业品牌基地,拥有龙头企业、若干家比较大的企业、二三十家中型企业以及更多的小规模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基地产业。
海宁皮革城是省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为了使其成为浙北商业文明的典范,海宁市工商局按照嘉兴市工商局的要求,大胆创新实践,对海宁皮革城制定了建设商业文明实施方案,为品牌基地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走出了新的路子。针对濮院羊毛衫业的品牌建设滞后的现状,桐乡濮院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创牌的企业给予重奖,并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品牌,打造濮院制造、濮院品牌,受到了广大企业的热烈欢迎。
(五)
结合新农村建设,“品牌富农”正在全面推进。为了充分运用商标监管职能,以“品牌富农”促进嘉兴市新农村建设,各地工商部门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引导、帮助、培育涉农产品树牌、创牌,把品牌建设工作深植于广阔的农村。
海盐县工商局按照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海盐视察时提出的当好“三个示范”的要求,大力推进品牌农业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1315”农业品牌基地建设工程,即培育省级以上专业商标品牌基地1个,市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3个,形成覆盖各特色优势产业的15个以上商标品牌创建基地。县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农业商标品牌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秀洲工商分局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了扶持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的“一镇一品,一社一牌”的创新思路,通过探索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途径,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辖区农产品产业发展后劲,推动品牌农业的快速发展,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工商助推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新路。
大力鼓励注册证明(集体)商标。2006年,全市申报证明商标1件、集体商标6件,双双创历史新高。结合“五书”服务工作,工商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产品证明、集体商标资源普查,将证明、集体商标注册的重点逐步引向科技产品和农业产品,对那些人文因素、自然因素突出,产品历史悠久、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产品,积极扶持、重点指导办理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申报注册。2006年6月13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证明商标考察组一行到嘉善、桐乡实地考察“嘉善老酒”、“嘉善黄酒”、“杭白菊”证明商标申报工作,使嘉兴在首例证明商标认定上迈出坚实一步。2006年11月7日和21日、12月21日,海盐“千斤顶”、“南北湖”集体商标与“桐乡杭白菊”和 “嘉善老酒”、“嘉善黄酒”证明商标分别正式进入公告期,实现了嘉兴集体、证明商标的双突破,开创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申报新局面。
“创一件品牌,带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是农业品牌经济的终极目标。全市工商部门不断加大品牌培育扶持力度,涉农企业的市级著名商标,每年保持当年新认定量3成以上。
(六)
2006年,浙江·第四届中国民营峰会、濮院·中国毛针织行业峰会、中国皮革产业海宁峰会相继在嘉兴召开。如此高端的经济界论坛,让嘉兴的民营经济、市场发展和品牌集群成为了业内外人士审视的焦点。
嘉兴工商及时导入“品牌因素”,引导各专业市场以“品牌兴市”。经过几年的努力,嘉兴的几大专业市场不仅成为国内外品牌的集聚地,也因为品牌的引领,形成了相应的优势产业群,助推全市经济实现了量与质的飞跃。海宁皮革城已成功注册商标220件,总经销、总代理著名品牌39件,品牌商品已占据皮革城经营商品的80%以上;濮院羊毛衫市场注册商标1100多件,引进“啄木鸟”、“皮尔卡丹”、“华伦天奴”、“花花公子”、“鳄鱼”等国内外知名品牌600多件。通过创牌、引牌,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品位,增强了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在海宁,平均3秒就能生产一只票夹,平均48秒制成一组牛皮革沙发套,平均1.3秒诞生一件皮衣。如此炫目的数字,让海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皮都。
皮革城不仅兴起了海宁一份优势产业,也催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皮革品牌。
濮院羊毛衫产销量目前已经占到了全国总量的40%,每年有5亿多件羊毛衫从这里流向全国各地。濮院在毛衫行业中的带动作用、辐射作用日趋明显,无可置疑地当起了全国羊毛衫行业的“领头羊”。
从“嘉兴品牌”的集聚中,让人们感受到了“品牌嘉兴”的感召力,看到了未来嘉兴经济的新希望。
每当谈到“嘉兴品牌和品牌嘉兴”,嘉兴市工商局局长林毅总是充满激情。林毅介绍说,为推进嘉兴市的商标品牌建设,嘉兴市工商局在2006年6月出台了《嘉兴市“十一五”商标发展规划》,力争用5年时间,使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达到2万件以上,其中嘉兴市著名商标总量达到600件以上,浙江省著名商标总量达到150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力争达到10件,嘉兴市专业商标品牌基地达到20个以上。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市工商局又着手制订《进一步加快商标品牌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从明确发展目标和原则、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加大品牌扶持力度、营造品牌发展环境和加强品牌发展领导等五个方面提出意见。作为“十一五”商标发展规划的配套实施方案,以加速推进全市商标品牌建设。
我们有理由相信,异军突起的“嘉兴品牌”必将为打造“品牌嘉兴”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