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笋价大跌引起多方关注
· 劣质包装威胁食品安全
· 股市新春开门红
· “拿出些”与“添一点”
· 股市节日期间几成家家话题
· 2006年浙江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 当心返券促销六大陷阱
· 80元,黄金周头四天京沪航线票价创新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省经贸委的一份最新调查显示,食品包装器具的材料也是关系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劣质包装威胁食品安全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最好先查看食品本身和包装两个“QS”标志

本报记者 吴妙丽
  你可能很关注纯净水的品质,但你有没有注意到纯净水桶以及喝水用的一次性纸杯是否安全卫生?你是否意识到食品塑料袋上的印刷油墨也可能会影响你的健康?

  省经贸委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和铝铁器具等与食品“零距离”接触的包装材料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不合格的原材料——

  来自源头的安全之患

  这份报告指出,和食品“零距离”接触的材料,包括纸、竹、木、金属、搪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涂料等,对食品安全有重要影响,却往往不易为人察觉。劣质材料在长期反复使用的情况下,有毒有害物质会迁移到食物中,通过食用积累导致慢性中毒,对儿童和青少年成长发育尤其不利。

  记者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在去年6至7月我省的一次专项整治行动中,被抽检的67家塑料制品企业有4家涉嫌使用回收塑料做食品包装,1000多箱奶瓶、2万多支饮料瓶被查封。

  一些小企业为获取高利润,常采用不合格的材料。如有些企业以价格较低的脲醛类模塑粉替代三氯氰氨(密胺),制成碗、杯、勺、筷子,再在餐具外表涂一层三氯氰氨粉。这样的餐具会析出较高的游离甲醛,具有强烈致癌性。有些企业使用废旧回收塑料制成食品包装用的塑料袋等各种制品,因废旧塑料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或杂质,也会分离出甲醛等致癌物。而对这类制品,消费者从外观上很难区分。

  此外,在一些纸制品中,非环保油墨以及废旧回收纸利用中重金属等有害物残留也值得关注。

  消费者认知度——

  有待进一步加强

  去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下文并启动39种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的市场准入制度。根据规定,未经检验合格的食品包装不得出厂,通过市场准入审查的企业可以在产品包装上使用“QS”标志。这意味着安全食品须有两个“QS”标志,一个是食品本身的,一个是食品包装的。

  而对于2004年1月1日我国开始启用的“QS” (质量安全)这个食品市场准入标志,消费者的认知度似乎并不高。

  在杭州市朝晖路上的一家超市,一位姓杨的大妈告诉记者,她不知道“QS”这两个字母代表什么。另一位王先生说,他购买食品时更多注重商品的品牌和生产日期,“QS”标志倒是考虑的第二因素。在记者的随机调查中,99%的人表示不清楚食品的包装也要看是否有“QS”标志。

  记者在这家大型超市调查发现,除部分糖果、茶叶、酱腌菜、水产加工品,大部分食品都加贴了QS,但特别就食品包装标注“QS”的几乎没有。

  消费警示——

  食品安全要“内外兼顾”

  记者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除塑料制品外,国家对食品用其他包装、容器的市场准入制度目前尚未启动。对于相关企业的申请市场准入,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了一定的过渡期限。

  那么在这个过渡期间,消费者如何选择让自己放心的安全食品呢?专家建议,消费者购买食品首先要选择正规的商店、超市;其次,查看食品标签标注是否规范,如产品名称、配料表、产品执行的标准号、净含量、生产日期、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等内容是否齐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