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暖冬造成菜价连连下跌
· 招工也要
勤“吆喝”
· 上班第一天,客流高峰有所回落
· 京津两市轨道交通
将“无缝连接”
· 商家卖酒频出新花样
· 杭州茶市敲下新年第一槌
· 我国三年培养
新技师60多万人
· 准点下班让公私双赢
· 春节全省刷卡“刷走”10个亿
· 节后更要注意安全生产
· 沪两年内所有
行政村接入宽带网
· 农资打假保春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最近菜场里蔬菜的品种十分丰富,而且价格也相当便宜
暖冬造成菜价连连下跌
市民菜篮子好拎了,但许多菜商却吃了天气的亏
  编者按:

  2006年,我国平均气温9.92℃,成为1951年以来创纪录的“暖年”。天气的变化给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企业经营都带来了不少新变化,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暖冬里的新闻”——

  本报杭州2月25日讯 (记者徐园 通讯员 金连升) 在杭州文二街农副产品综合市场,今天蔬菜的价格比年初四又下降了不少。“现在最好的本地芹菜也就卖3元1公斤,外地芹菜只要2元至2.4元;顶新鲜的春笋只卖9元1公斤,而去年这个时候最高卖到了28元1公斤。”市场经理陈国华说。

  今年春节,暖和的天气使蔬菜、大闸蟹的价格都大幅走低,杭州的“马大嫂”们明显感觉菜篮子拎得轻松了。都说批发价决定零售价,然而,零售价卖不上去反过来又影响批发价,囤蟹老板、蔬菜老板今年都亏了不少。

  菜价比去年同期下降近两成

  在笕桥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做芹菜生意的潘老板,望着眼前一堆堆的芹菜,神情凝重。“做了6年芹菜生意,没有像今年这么惨的。”潘老板说。

  “现在芹菜批发价还不到去年的3/5,1公斤只要6角多,而1公斤芹菜的运输成本就要4角多。”潘老板的老家在福建,他的村子就出产芹菜,今年回家过年和村里同样搞芹菜批发的人一通气,80%的人都亏了。

  不只是芹菜,青椒、春笋等蔬菜的价格都较去年下降了不少,许多蔬菜老板都说今年生意难做。据杭州蔬菜有限公司的调查,今年春节鲜蔬菜全部品种的混合成交价格为每公斤3.92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8.9.%。

  囤蟹的老板十有八九亏了

  与潘老板同样唉声叹气的还有囤螃蟹的老板。

  每年在春节的时候,由于需求量大增,螃蟹都有一波价格走高的行情。于是,一些蟹老板趁节前价格较低的时候吃进一大批螃蟹,就像做股票一样,囤养起来,然后在行情好的时候,把蟹卖掉,赚取其中的差价。

  “今年市场里,估计囤蟹老板十有八九都亏了。”杭州近江(农都)水产品批发市场的负责人说。今年过年的时候,3两公蟹、2两母蟹的价格只有60元/公斤,没有卖出老板们想象中的高价,加上天热死亡率高,于是不少人损失惨重。

  不过由于之前螃蟹大量死亡经营户加紧出货,目前大闸蟹供应量减少,这两天价格已开始回升。记者看到,今天市场上不少经销户装蟹的箱子已经空了,3两公、2两母蟹的价格回升至72元、74元1公斤。

  天暖是菜价走低的主因

  追究蔬菜老板和囤蟹老板亏损的原因,天气比同期偏暖是主要因素。

  “现在每天进来100多吨芹菜,只能卖出去六七十吨。”批发芹菜的潘老板说,由于天气暖和,本地芹菜、还有绿叶蔬菜都长得快,而老百姓的需求不会增加很多,他们这种外地芹菜就难卖了。

  而螃蟹的死亡率高也是天暖惹的祸。“温度一高,螃蟹就爱起来爬动,就容易死亡。”螃蟹经营户王老板说,“天冷的时候,摔都摔不死。”

  此外,去年11月,秋风该起却未起,原本膏脂丰厚的公蟹身材走样,口味不佳,也使老百姓消费热情打了折扣。

  “说起来我们这个行当还是靠天吃饭。”王老板说,“每年的行情走的都不一样,有些事情是无法预料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