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招工,再不能只买“单程车票”
· 企业遭遇民工荒
广东1.5个岗位争1人
· 供需双方对接
农民工“加薪”成新春第一利好
· 用工备案制度启动
国家站在劳动者维权前面
· 让农民工挺起胸膛
企业招工不能再买“单程车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农民工挺起胸膛
企业招工不能再买“单程车票”

  事实上,除了加薪以外,近年来,各地针对农民工出台的优惠政策屡见不鲜。在南京,农民工只凭就业服务证就可办理社会保险;上海对农民工只收5元的暂住证工本费和特定行业卫生管理费、特定行业体检费等5项基本费用,进城门槛大大降低;许多地方的农民工就医、住房和子女入学,开始享受各种优惠;有的地方连对农民工的称呼也改称为“新市民”,努力要让农民工享受“同城待遇”……

  但所有待遇中,最重要的待遇就是“加薪”。只有通过“加薪”,切实提高农民工收入,才能真正造福于农民工。

  加薪,成为农民工新春的第一利好。就目前来看,农民工整体工资水平仍然偏低,即使看涨,南京农民工的一般工资也只不过800多元,也已比去年提高了100多元。但由于用工正由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这就给农民工加薪带来了强有力的外部条件。只要“加薪”成为趋势,农民工就有增加收入的希望。

  农民工的收入得到普遍提高,内需才有望得到真正的拉动。有了足够的内需,就不必过于依赖外贸。那种通过压低工价、优惠税赋来刺激出口的做法,不仅会有倾销之嫌,而且直接影响第一线工人的收入,从而导致国内购买力不足,反过来逼使企业过分依赖外贸,再通过压低工价来维持出口……要破解这样的恶性循环,就须从为农民工“加薪”做起。这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需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最近,有一部叫《落叶归根》的电影很火:一位打工者千里背负逝去的“打工兄弟”还乡。情节的确惊世骇俗,但这并非全部来自艺术创作,确有其原型。这足以引起我们关于农民工生存状况的思考。

  在跨过了温饱线,经历了初始盲目离乡的躁动以后,农民工兄弟肯定也在自觉不自觉地思考生命的意义。挤得不能再挤的工棚,低得不能再低的薪水,还可能拖欠的工资,与家乡的清风明月、健康快乐相比,究竟哪个更值得?此外,国家针对“三农”问题出台一系列“利好”,也让农民兄弟有理由挺起胸膛。

  岗位争人,这该是个标志性的现象,劳动力正在回归合理的成本,正在要求合理的价值。我们还高兴地看到,一些城市开始放低门槛,把农民工当“新市民”,把农民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一些企业为留人,正在加薪、建夫妻房,有的还早早地为农民工买好返程车票。企业招工,再不能只买“单程车票”了。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