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专版
3  
PDF 版
· 崛起在东海之滨的工业新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07年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崛起在东海之滨的工业新城
——浙江省瑞安经济开发区扫描
  崛起在东海之滨的工业新城

  ——浙江省瑞安经济开发区扫描

  四大主导产业集聚的新高地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阵地

  投资者创业与发展的大平台

  瑞安,浙江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小邹鲁”美称,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瑞安人独特的商业智慧。

  瑞安,民营经济的先发地,温州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中国汽摩配之都”、“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等7张金名片为她带来了炫目的光环。

  瑞安,正在成为温州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金南翼,而承载着龙头和引领意义的瑞安经济开发区,正在努力书写着她的精彩!

  1994年8月,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浙江省瑞安经济开发区,从此,一座经济与人文比翼齐飞的工业新城,在东海之滨的飞云江畔巍然崛起。

  十多年弹指一挥间,瑞安经济开发区以骄人的业绩向世人展示她的魅力。

  2006年完成合同外资8784.72万美元,实际外资7739.09万美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01.6亿元,综合经济竞争力已跻身全省54个省级开发区的中上游水平。瑞安经济开发区已名副其实地成为四大主导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阵地,投资者创业与发展的大平台。

  三大板块

  搭建经济腾飞平台

  瑞安经济开发区位于城市发展的中心地段,总规划面积40.19平方公里。按照“南北并进、全方位拓展、整体开发”的发展思路,该区对园区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分块实施,呈梯级推进。目前,三大区域板块的开发建设如火如荼。

  起步区与发展区板块 以中塘河为界线,面积7.86平方公里,其中2.04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已开发完毕,5.82平方公里的发展区现已开发3.76平方公里,并初步形成机电、高分子材料、轻工和水产品精加工等四大主导产业。

  飞云新区板块 规划面积23.28平方公里,这里水道交错,环境幽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誉。3.2平方公里的飞云新区启动区块正在建设。开发区跨江发展,南北联动的格局正在形成。

  北拓展区板块 规划面积9.86平方公里,从2002年启动建设至今,已相继有十多家企业落户。随着开发区主干道开发区大道三期、拓展大桥及日本NPU公司MDI等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该板块已进入实质性启动建设阶段。

  “硬件要真硬”,十多年来,开发区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建设资金近10亿元,先后建成了供水、供电、道路、通讯、排污、防洪等设施,为进区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同时,该区立足环境保护,突出生态优势,实施亮化、绿化等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使开发区面貌日新月异。 

  四大产业

  构筑产业集聚高地

  近几年来,瑞安经济开发区顺应发展,坚持以“项目推进、集约利用、内涵增长”为主线,“筑巢引凤”,全力打造优质的服务平台,引来了一大批强势企业入驻,使机电产业、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产业、水产品精加工、轻工等四大产业在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华峰集团在中国聚氨酯领域的龙头地位,瑞立集团纳斯达克主板上市、赛纳扛起欧盟反倾销大旗、水产园区被列为“浙江省科技兴海”海产品深加工示范基地……印证了瑞安经济开发区的四大主导产业的综合实力。连续三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量成倍增长,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冲百亿”,成为温州首个省级百亿园区。

  创造这些业绩的时日,正伴随着加工制造业的一路高歌和中央宏观调控的接踵而至。挑战与机遇并存,宏观调控形成的“倒逼机制”,逼出了内涵提升新路子、逼出了集约利用土地的“加减乘除”、逼出了从“重引资”到“重引智”的转折……四大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无疑是开发区成功运作的缩影。

  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产业 温州首家在境内上市的民营企业华峰集团,是国内最大的聚氨酯生产企业,“聚峰”牌聚氨酯树脂、“千禧”牌氨纶长丝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入驻的日本NPU公司是亚洲最大的MDI生产企业,其MDI的市场竞争能力为全球第一位,产品为华峰聚氨酯和氨纶的上游产品,与华峰相得益彰。此外,乐泰塑胶、中化塑料、东进塑胶都是园区高分子材料产业的骨干企业。这些企业生产聚氨酯鞋底原液、聚氨酯革用树脂、氨纶和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这四大系列产品,正是温州制鞋、制革、服装等支柱产业的上游原料。

  目前,发展高分子合成树脂生产,延伸产业链,开拓高分子合成材料在汽摩配件、纺织、家电、电气、邮电通讯、国防军工、文体健身等行业的应用,已成为高分子企业的追求,他们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正在努力扩大出口,拓展市场辐射空间。

  机电产业 瑞安机电产业发展有着9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到了20世纪,随着光机电一体化的迅速发展,行业得到了快速提升。

  在瑞安经济开发区,以已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上市、中国最大的汽车制动系统制造企业中国瑞立集团为龙头,电磁炉前三强企业奔腾电器、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长城换向器、中国汽摩配之都功勋企业中欧电器等企业群雄共舞。遵循“结构优化、品牌提升、自主创新、开放带动”的发展战略,至“十一五”末,力争使机电产业发展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与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成为国家级的机械产业基地。

  轻工类产业 温州轻工行业驰名国内,享誉海外。轻工产业在瑞安的发展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传统轻工产业回报率的降低,瑞安经济开发区在轻工产业发展上走出了一条“高、精、尖”的新路子。

  龙头品牌企业荣光集团是仅次于青岛双星的全国第二大胶鞋生产企业,中国名牌产品“蜘蛛王鞋业”、全国最大的制袜企业“光裕针织”、中国刀剪十大名牌之一“金石刀具”、国内玩具和工艺装饰品行业龙头企业“奥光工艺品”、国内家用纺织品知名品牌“南方寝饰”、国内规模最大的劳动防护鞋生产企业“浙江赛纳集团”……众多重点企业形成了强强联合的积聚优势,为轻工产业经济注入了活力。

  水产品精加工产业 在开发区这块热土上,占地400亩的“水产品加工园区”是“浙江省科技兴海”海产品深加工示范基地。园区内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华盛水产品加工厂、华忠水产品加工厂、渔业冷冻一厂等农业龙头企业与占地120亩的瑞安水产城连成一片,实现了产、供、销、渔、工、贸一条龙格局。

  顺应世界主流产业的发展趋势,2005年,瑞安经济开发区做出了在四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发展IT产业、以信息技术牵引提升四大产业的战略决策。经济开发区规划了面积1612亩的IT产业园,引进IT企业及其配套产业。全国最大的电脑外设企业深圳多彩科技,生产笔记本电脑的东维丰电子等企业在开发区落户,深圳高科电子、顶星数码、东莞英特科电子、中山阿鲁米尼电子照明等IT企业已与开发区达成合作意向。

  到目前为止,区内共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高新技术企业17家,拥有知名品牌(商标)36个。开发区内的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百花齐放,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2006年,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73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2%。“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将更加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成为科技创业的新高地、自主创新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示范区。 

  五大优势

  彰显巨大发展潜力

  一个个品牌带动了一个个产业,一个个产业的凝聚,为瑞安经济开发区的跨越式发展蓄势,而该区的五大优势,更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了巨大的潜力。

  区位得天独厚 瑞安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处我国黄金海岸线中段,坐拥“长三角”与“珠三角”发展辐射区的优势。104国道、56省道、甬台温高速公路和在建的温福铁路绕区而过,距温州机场仅20公里,到温州港口只需30分钟,火车站离开发区仅4公里,高速公路南北两个入口离开发区也仅4公里,对外交通十分便捷。

  城市中心毗邻 起步区、发展区与城市中心区接壤,拥有广阔的城市化发展空间。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安阳路、罗阳大道、城南大道、烟墩山路、东滨江大道等五条主干道的建成,将打通开发区与安阳新区、老城区的交通大脉络,与城市中心区实现近距离、无障碍接壤,城市化发展空间广阔。

  南北脉络打通 总投资10.2亿元的飞云江三桥及其接线工程,全长18公里,有10公里在开发区境内。工程完工后,将直接打通开发区南北两区的交通脉络,为开发区提供更为便捷的对外交通条件,对提高瑞安乃至浙南闽北的交通条件起着重要的意义。开发区将以飞云江三桥为轴线,向两翼拓开,掀起开发建设的新一轮高潮。

  岸线资源丰富 瑞安经济开发区与飞云新区沿江布局,南北两岸总岸线长达20公里,岸线资源非常丰富。水深条件优良,可建设5000吨级码头,是温州港的重要作业区。将建成为浙南闽北商贸集散中心,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的港口作业区。

  围垦空间很大 靠近南、北两区,正在实施的东海围垦工程总面积达11万亩,10000亩丁山二期与5000亩的阁巷围垦工程正在围堰,土地资源挖掘潜力很大。

  六大举措

  致力打造和谐社会

  十多年来,瑞安经济开发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服务力度,在和谐稳定中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优化投资环境 “一切为了投资者”是瑞安经济开发区的郑重承诺。开发区管委会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时间,为投资者提供“一幢楼办公”、“一个窗口收费”、“一条龙服务”,无偿受理、代办、协办进区项目服务事项,审批流程大部分在开发区管委会内部循环。海关、税务、商检、银行入驻开发区,为企业就近提供货物进出口、纳税、动植物检验及金融等优质服务。

  力推共荣互进 秉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开发区的发展理念。瑞安经济开发区大力促进周边地区与开发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启动飞云江农场东都花苑、下埠新农村建设,开展环境整治和旧村改造。一系列民心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开发区与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营造和谐共赢的新环境。

  培育特色文化 开发区致力于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五四”开发区杯歌咏大赛、运动会、十佳青年创业标兵评选、青年创业论坛、文化送下乡巡回演出等区域特色文化的成功打造,已成为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

  打造宜居环境 走进瑞安经济开发区,极富江南水乡韵味的沿江生态型住宅小区——天瑞小区、尚水名都等四个组团,全面启动建设;商务广场、民工公寓等项目也相继开工;为解决外地来瑞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住房而建设的人才村,已投入使用;具备了为工业发展相配套的居住、商业、办公、科研、文化、休闲等功能,优美人居环境已显山露水。

  发展教育事业 发展教育事业,是开发区立足长远、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手笔。由开发区投资创办的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是一所高品位、现代化、精品型的外国语实验学校,区内的市实验幼儿园、新纪元实验学校、开元高级中学,为园区企业主和广大职工子女提供从幼儿到高中15年一贯制的优质教育服务。

  创建生态园区 作为浙江省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试点单位,生态建设一直是园区建设始终坚持的首要理念。多年来,坚持阻截污染企业入园,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绿化、标准厂房和生态住宅建设等手段,促进工业园区结构布局、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实现园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浙江省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树立示范样板。

  瑞安经济开发区作为瑞安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具实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下一步,将在扩充经济总量、改善经济结构、优化投资环境和吸引外资等方面起到更加积极的示范、辐射和带头作用,成为“投资旺地、人才高地、生活福地”。

  “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浙江瑞安经济开发区热忱欢迎海内外客商来开发区考察洽谈、投资兴业,这里将成为您事业发展的腾飞之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