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永康两万学生用书信
给家长和老师拜年
· 同唱一首歌
· “八戒”来到滕头村
· 透过春节看中国文化魅力
· 正月初七是“人日”
· 《松阳县志》
标点本发行
· 农历新年中
天象奇观多
· “2007中法
文化交流之春”
展示文学特色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博物馆
· 创业团队
留守校园为创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正月初七是“人日”
“人类的生日”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据新华社天津2月24日电(记者 周润健 蔡玉高) 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即“人类的生日”,在我国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据专家介绍,中国民间称正月初七这天为“人日”“人胜节”或“七元日”。据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

  古人认为正月初七以晴为好,寓意人寿年丰、天下大同。汉时东方朔的《占书》中就有“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的说法,可见“人日”至少在汉朝时就已流传了。

  在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或窗户,也戴在头发上。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

  过去在人日这天,我国一些地方有麻秆点“天灯”、用豆熬粥治头疼、妇女遛弯祛百病、登高赋诗等习俗,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些习俗多数已不见了。但目前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还保留着“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而我国北方地区则还有用炒过的大米拌上饴糖、做成球状或方状食品食用的习俗,寓意太平安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