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永康两万学生用书信
给家长和老师拜年
· 同唱一首歌
· “八戒”来到滕头村
· 透过春节看中国文化魅力
· 正月初七是“人日”
· 《松阳县志》
标点本发行
· 农历新年中
天象奇观多
· “2007中法
文化交流之春”
展示文学特色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博物馆
· 创业团队
留守校园为创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走进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馆,不禁使人想到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上正在筹备中的浙博分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博物馆
本报记者 刘 慧
  本月中旬,记者随浙江民族乐团在欧洲访问演出期间,某天在荷兰花了10欧元,排队走进位于阿姆斯特丹达姆广场上的凡高博物馆。在博物馆人头攒动的人群中,绝大多数观众是阿姆斯特丹当地人。他们告诉记者:“因为今天是周日,我们要回家里看看自己的宝贝。”

  因为是“回家”,所以博物馆里挤满了相互搀扶的老人、手推婴儿车的少妇、骑在老爸脖子上的孩子、成群结队的学生、手牵着手的年轻人。虽然观者如云,但博物馆里却安静有序,人们随意地在《吃土豆的人》、《麦田与收割者》、《茑尾花》等杰作前徘徊。

  这座并不豪华、甚至有点简朴的博物馆里,共设有4层展厅,展出了按年代顺序排列的凡高大量油画作品。在馆区的4楼还有博物馆收藏的一系列19世纪与凡高有关的艺术家的作品。此外,还有一个专门的图书馆,其中有24000多册关于凡高和其他19世纪艺术家的书籍。同时也出售大量关于凡高和19世纪的精选书籍以及海报,礼品及专用文具商品。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家乡的浙江博物馆,以及西湖文化广场上正在筹备中的浙博分馆。在人们的印象里,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浙博的展览少有变化,人们因此觉得博物馆看过一次足矣。“到博物馆去”并没有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大多数生活在杭州的百姓一年也去不了一回博物馆。

  凡高博物馆主任Axel Ruger说:“一个成功的博物馆应该有能力吸引同一个观众一次又一次地回来参观。另外,除了告诉观众藏品背后的文化背景,还应该能令参观的人感到愉悦。博物馆应该是人们普通生活的一部分。”

  浙江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藏品。而大多数博物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则把藏品当作宝贝一样藏着,固定陈列占馆藏比例很小,博物馆的展销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叫固定陈列,一部分是临时展览。“现在中国的博物馆大多把重点放在临时展览上,特别是近年来,博物馆经常使用精品战略,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观众参观,而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好办法。Axel Ruger认为,博物馆应该把自己最好的馆藏拿出来,做长期陈列。凡高博物馆有上千件世界名作每天和老百姓见面,以满足世界各地游人观展的愿望。

  浙博新馆设在西湖文化广场内。对浙博来说,场地扩展是件大好事,观众又多了一个观展的好去处。但是,对于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大省来说,我们是否也应该拥有独特的“镇宅之馆”?比如说,浙博拥有国画大师黄宾虹的作品为最多,那么,我们是否也能拥有一座像凡高博物馆一样、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宾虹专题博物馆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